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韩红挪用车牌,守法比道歉重要
放生的意义何在
推动全民阅读
别只是表面功夫
法官集体嫖娼案
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禁止拦截群众反映问题
单纯外力阻断择校
并不解决问题
造假传播好人好事
不具正当性
养老金并轨
应有时间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放生的意义何在

8月1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什刹海火神庙在金锭桥东北侧举行放生祈福仪式。然而在仪式接近尾声时,捐赠人和工作人员刚将100多斤的鱼放到水中,附近的十多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钓鱼和捞鱼,现场一度混乱,两个围观者掉入水中,两人因兜鱼起争执。(8月3日《京华时报》)

一场神圣肃穆的放生祈福仪式就这样被十多人给“搅了局”,让放生的意义无处安放。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将被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

《列子·说符篇》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度精神,其文化的意义在于践行、涵养仁恕精神、慈悲之道。所以,尊重放生,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有人捐赠,有人放生,有人钓鱼和捞鱼。殊不知,捐赠和放生的是鱼,钓的和捞的却是道德“小丑”。虽然什刹海水域可以垂钓,但是迫不及待地在放生祈福仪式后钓鱼,就是对其他信仰和生命的直接挑衅,并且争先恐后,毫无顾忌,耻感尽失,俨然一个个众目睽睽之下的道德“小丑”。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人口密度膨胀,生活空间缩小,要想求得一个绝对安全可靠的放生池和放生区域,是相当困难的。想必,这也许就是为何选择在可以垂钓的什刹海水域举行放生祈福仪式的原因之一。无疑,这也是冒险的举动,更是社会道德的“试金石”。只不过,如果事先没有加强宣传教育和有序引导,放生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放生的意义也无处安放。

虽然放生面对渔、猎的网捕射杀与打捞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等困境,但放生对物种的保护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有一定积极意义。就此事件来讲,如果没有放生,也就不会显现道德“小丑”。如果没有这十多人的“搅局”,也就不会增强公众的道德辨别力。他们的行为,不在法律约束的范围内,公众只能加以道德谴责。即使放生的不是濒危物种,也要尊重放生行为。谁也不能笃定,哪一个物种会永远存在。

像放生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就应当加强正面的宣导,为它们赢得更多的成长空间,让亵渎它们的行为和理念无所遁形,让放生的意义有处安放。唯有这样,生态平衡、人心良善、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美好生活才真正可期。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