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报邀您来评
“十大绿荫路”
依托党建力量
建设美丽乡村
网格化化解离职
村干部后顾之忧
“绿色兑换”受青睐
消防“微课堂”进社区
北下街办事处推进靓丽城市建设
庆丰社区开辟“避暑屋”
惠济区拆除7台燃煤锅炉
中原区普查可移动文物底数
厦航增加郑州始发航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报邀您来评
“十大绿荫路”
标准:树大荫浓 整洁美观
伏牛路上大树遮阳蔽日。

本报邀您来评

“十大绿荫路”

本报讯(记者 聂春洁 王影 郑磊 文/图)本报“寻访绿城绿荫”系列报道刊发后,不断接到热心市民来电,推荐他们身边的绿荫。市民李先生在来电中建议,不妨搞个“十大绿荫路”评选,让更多人关注绿城现有的绿荫路。

即日起,本报记者将对读者推荐的绿荫路进行实地探访,向市民展示这些绿荫路的风采,最终从中评出郑州“十大绿荫路”,同时欢迎市民拨打本报热线0371-67655555或在新浪微博@郑州日报,踊跃参与“十大绿荫路”的评选活动。

【市民建议】

评选“十大绿荫路”

“别等到天热时才想到这些身边英雄,它们一年四季都在那里,却很少得到关注。”市民李先生在打给本报的电话中说,现在市区不断新修、扩建道路,新栽的行道树中不乏各种名贵、美观的树种,“但只有三伏天到来时,我们才体会到,行道树最重要的还是要树大荫浓,能替行人挡太阳”。

李先生建议,应该搞一个“十大绿荫路”评选,给这些“沉默英雄”一次出镜机会,唤起普通市民对行道树的关注。“我原来住在政一街,平时出门从来不考虑遮阳问题,太阳再毒,头顶上有法桐挡着,一点不受影响。”李先生说,自己买的新房位于农业路,小区周围绿化得很漂亮,但都几年了,新栽的小树就是不见长,像最近这种天气,家人轻易都不敢骑车出门。

在记者的调查中,和李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市民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新栽的树长势慢、树冠小等方面。网友安妮在郑东新区工作,她在给本报的留言中表示,郑东新区行道树种类很丰富,每条路的行道树都不一样,但是绿荫仍显稀缺。“最近中午出去,一路上没有树荫遮挡,走到公交站鞋底都快化了。”安妮表示,希望在城区行道树选择上,市民也应该有一定发言权,“如果让我来选,我希望多种一些冠大荫浓的速生树种,让行人走路、骑车都不晒太阳”。

【专家解惑】

为何新栽树生长慢

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目前我市行道树有40多个品种,以法桐、国槐、白蜡、枫杨、黄山栾、大叶女贞等为主。仅二七区的行道树,就有法桐、国槐、栾树、丝绵木等15种之多。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行道树种类的选取,很大原因是根据所在区域的土壤所决定,也有不少行道树的选取是为了契合本区域的特色,“比如说高新区,国槐街会种植很多国槐树,樱花街会选取樱花树作为点缀,这样更有人文气息”。

有读者提到,一些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新栽的行道树生长慢、长势不好。记者了解到,部分新修路段行道树的栽种不归园林部门管理,一般是由工程项目指挥部自己组织招标、种植,容易出现栽上的行道树长势不好、效果差等情况。

此外,市绿化委员会原副主任徐凤洲告诉记者,现在市区人行道过度硬化,造成雨水难以渗入泥土,也容易造成树木生长慢。“一些道路在修建过程中,施工者不考虑行道树的生长问题,本应该留的树坑没留,不该硬化的路面也用混凝土封死,水流不进,树木生长只得依靠地下水,长得就慢。”徐凤洲说,加上现在地下埋的管线多,影响树木吸收土壤养分,也会导致树木长势不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