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收买被拐儿童已触犯刑法
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洋奶粉出事
中国乳企没道理窃喜
养老金并轨
要打破“单位人”概念
人工风扇
生育政策“适时调整”不该再拖
说“房价越低越丢人”
可不理会
杭州的“清凉样本”
可以被复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一亩地外,再无其他收入;为做慈善,他走街串巷捡破烂,7年每周捐出15元帮助困难群众。这些年,他没有添一件新衣,却向灾区捐款13次,累计超过6000元。为爱而捐,不求回报,他是56岁的河南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农民余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

没有文化有力量,靠劳动挣钱不丢人,这是支撑余年多年坚持慈善的信念。每周捐出15元,均到每天等于2元多一点,这在炎炎夏日恐怕连买一瓶解暑的饮料都不够,却可以使一位家徒四壁、节俭度日的拾荒人做出大事情。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余年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或者惊叹于慈善的力量如此之大,抑或又模糊了自己所理解的慈善的概念。《魏书·崔光传》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是受之于心理驱动,而非外界干扰。这才是慈善的本意。没有文化的余年却深深懂得并做到了,我们不得不说他的精神富有。

相比之下,社会上多数人识字的、有文化的、甚至拥有高学历的人,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可能都达不到余年做慈善的精神境界。媒体之前也报道过类似境遇的人物,他们工资收入并不高,生活拮据,却从没有放弃过坚持做慈善的想法。有些人会不理解、会质疑,原因在于他们总会习惯性地拿自己的价值观去给别人生搬硬套。有句话说得好,思想有时是没有交集的。

无论是“西瓜哥”、“气球奶奶”、“草编奶奶”等自强自立式,有尊严地接受善举的故事也好,还是像余年一样本是被救济对象,却转身成了施救者也罢,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不同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文化不高、物质贫乏、资源紧张,却占据了精神生活的顶端,有着最纯洁、最无私的灵魂。

当下,有文化而精神贫瘠者不在少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将知识转化成财富,使得读书上学的效用实现最大化,是很多读书人的信念追求。所以,很多人即使感到压力大、身体累也要硬着头皮往上走、往前看,其实内心却很空虚、很狰狞。究其原因,或许是我们错把见识当成了学识,渐渐忘了书中的原意,只怪我们演绎的能力太强。

没有文化但精神富有,有文化却精神贫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精神生活状态,我们不是在其中做选择,而是要做检视和权衡,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加幸福。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