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七成年轻人
认同容貌竞争力”
是“美丽悲剧”
女婴被插绣花针不是家事是公害
“局长出马一个顶俩”是谁的尴尬?
“回扣”盛行,医疗业怎守良心本色
难借的手机
“收监难、保外难”
需顶层设计
热点信息发布
为何常常“半夜鸡叫”
“伪基站横行”
与通信巨头的慵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扣”盛行,医疗业怎守良心本色

继葛兰素史克案揭开药价虚高黑幕之后,强生案引发了人们对洋品牌医疗器械垄断高价的质疑。从“供应商”到“手术台”,身价翻了几番,巨额差价因何而来?洋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消息引发网民关注。(8月6日《新京报》)

医疗行业“潜规则”不断,一旦生病,好多人依然不敢进大医院。为什么在国家做出如此多的努力后,情况没有得到太多好转?医疗行业涉及民众的基本利益,但在这社会“良心”行业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潜规则”在操纵?一系列的问题都引人深思。

强生案中,可以看到的是,医疗器材生产商限制“最低转售价格”构成“垄断”。应该注意的是,在人为将价格定高之后,为何产品还能畅销?其实,产品定价高,医院、科室、医务人员获得的回扣也高,推荐产品的积极性大,销量相应能保证。在“潜规则”运作下,“肥”了企业,“肥”了医务人员,最终却由患者买单。

正是采购、定价等环节存在“漏洞”,有着较大的“可操作空间”,导致医疗器械领域混乱,利益黑链丛生,价格虚高不下。这也不得不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曝光的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领域重大腐败案事件。该案件查处职务犯罪26人,涉及卫生厅、药监局、物价局等部门,问题官员几乎覆盖了药品从生产到流通领域各个环节。在医疗腐败事件中,从药品到医疗器材,涉及的无外乎是生产企业、经销商、医院和监管部门,从点到线,为何管理起来如此难?

在利益的诱导下,医药行业呈现一定乱象,是偶然也是必然。从药品到医疗器材,有关部门应定价、采购制度和标准,加快打破“以药养医”格局,严查医疗腐败;合理分权,斩断黑色利益链,铲除寻租空间,遏制不正当竞争……唯其如此,医疗行业才可回归良心本色。

卢 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