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高 凯 今年上半年,新郑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6.7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6亿元,增长43.59%。新郑经济实力中透出活力,为持续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撑。 “我们还需要加油,更需要百倍努力,否则处于‘三区叠加发展’核心区域的新郑就要被潮流淘汰。”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说,发展就要往前看,往前看就要有开阔的眼界和干事情的胆量。 贯彻好全会精神,把良好的发展势头持续下去,把高速发展的周期拉长,既是机遇又是历史责任。新郑将紧紧围绕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配套服务区这一总目标,持续深化“双融入、双承接”的发展战略,并突出抓好“四个关键”: 一是破瓶颈,提升政府平台公司运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其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安置、土地等要素保障中的作用和能力。 二是抓重点,加快“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三改三变五健全”目标,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围绕打造集加工、商贸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围绕“高产、高效、高端”目标,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 三是重民生,坚定走富民惠民道路。围绕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实现财产权益目标,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群众资产大增、收入更高、生活质量更好、社会保障面更宽。 四是转作风,深入开展“一学三促”活动。创新载体,注重实效,以苦干实干、分秒必争的干劲,努力把“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变为自然之美、城乡和谐、社会公正的美好现实。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