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什么要靠角色扮演才能了解现实
“信息炸弹”频现呼唤“七条底线”
习惯“玻璃房”
更要打破“玻璃墙”
不装腰包也是腐败
添加剂
用制度铲除
错案滋生的土壤
投资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当投资
学学降药价的“香港经验”如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信息炸弹”频现呼唤“七条底线”

日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网络空间的“七条底线”: 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些底线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诸多人都认为“七条底线”有点“多此一举”、“要求过于严格”,我还是想给他们说说,由于网络造谣而滋生的“网络炸弹”和“谣言四起”:从“抢盐防辐射”到“各地将发生地震”,83.2%的受访者确认现在社会谣言很多,其中34.4%的人表示“非常多”,呼吁应多一些“信任和理性社会构建”。

笔者也亲身经历过,由于网络造谣而形成的公共危机:2009年的“杞县钴60事件”。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河南开封杞县一辐照厂“钴60被传泄漏”,于是杞县一些群众纷纷奔向周边县市“避难”, “下午6点车过开封县城后,只见一路上大批来自杞县的群众乘坐拖拉机、马车等往市区方向来,导致道路堵塞。”我的乡下亲戚也都到开封避难来了。一个小小的未经考究的论坛上的帖子,给公共生活、公共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骚乱。网络不良信息真就是危害极大的“炸弹”。

我们的一个小鼠标,连接的却是信息大世界;我们随意转发的道听途说的帖子,却会在网上连续发酵,成为“信息炸弹”,给网络、自我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威胁。虽然有些转发是无意的。这种互联网信息安全意识、网络道德的低下,会给社会造成极大伤害。网络发展很快,如果我们的网络公共素养以及道德水平,不能得到水涨船高的提高,不仅对网络发展是一个严重抑制,对社会和谐发展,都是一种严重的“负面推动”和蛊惑。

所以,“七条底线”提得非常好,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网络的传播效率非常高,我们的发言和转帖,却应该慎之又慎,坚决杜绝过分娱乐和不负责任的心态;网络的虚拟性激发了公共参与意识,各种参与却应该和公共责任感紧密相连。网络的信息呈现海量发展,我们更应该具备一双善于辨别的慧眼,不轻信传言,不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网络消息。将“七条底线”当作信息发展的指南。

尤其应该强调的是,互联网虽然是自由的、虚拟的,但并非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还应该将法律和法规的缰绳,紧紧攥在手里,让所谓的“自由”在规范、健康、理性和理智的空间内活动。不能因为自由而伤害他人,不能因为自由而挑战公序良俗。物极必反,超出了界限,就容易成为祸端。

写到这里,想到了前段时间的“谣盐危机”,说日本地震会造成盐污染,中国人很慌乱,而日本却没有出现这种信息危机。还有日本人在大地震中的从容,“人们乘车照常排队,有条不紊。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社会一如既往的运作”。纷繁无比的信息海洋中,日本人的理性、淡定和有序,值得借鉴。希望借助“七条底线”,让更多公民也练就这种从容、淡定和理智心态,让互联网得到稳健发展。 雷泓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