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上上下下”看变化
十佳瓜农 只评出了一个
为平安中国探索“郑州答案”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笑开颜
MS760航空集团
客人到我市考察
市政协常委高校
接受集中大培训
做好六项工作
确保秋粮丰收
诗书画印艺术展
邀市民免费观赏
我市创建生态村
通过专家组初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访郑州扶贫开发系列报道
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笑开颜

本报记者 朱 华 史治国 许大桥

之 一

编者按

省会也有贫困人口?不但有,而且在去年,郑州市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作为扶贫标准,比国家和河南省划定的2300元提高了30%。郑州市2011年至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方案提出,到2020年,完成90000深山区贫困农民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200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开发,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如何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我市的许多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走在了全国前列。

盛夏的中午,一行人驱车顺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大山深处的登封市唐庄乡范家门村时,竟有凉风不时袭来,酷暑退去大半。

范家门村共有200余户700多口人,星星点点散居于方圆数十公里的大山深处。“2009年以前,说这里为穷山恶水一点都不为过。”村党支部书记范战标说,山里人每户只有几分山地,种的粮食也仅够糊口,虽然有不少果木资源,但苦于山路崎岖运不出去,群众生活依然得不到改善。

范家门的变迁定格在2009年。按照扶贫搬迁规划,范家门开始动迁,搬迁地点是在山外的唐庄乡中心社区。旧家难舍,响应的村民寥寥无几。怎么办?村干部带头!搬出的村民很快享受到新生活的种种便利,以致到第三期搬迁的时候,村民们竟争前恐后。“村民搬走了,他们的旧宅还在,依托山里的果木资源,完全可以发展休闲度假产业,而村民也可以回来成为产业工人!”范战标说。依靠扶贫资金支持,如今范家门村的水泥道路全部修通,山里的资源越发显得珍贵,河南经贸学院已经在该村投资4000余万元发展果木种植业,(下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