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lh37168
lh3717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棋盘里的故乡

赵 勋

无论身处哪个城市,抑或是地图上找不见的村落,街头巷尾总能遇到一团人围着“跳马”“将军”。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荥阳,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

不同的地方,棋盘的材质会有很多种。无一例外的是,方方正正的棋盘,总会有一条“河”将其拦腰隔断——楚河汉界。它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鸿沟。在纵横捭阖、车来马往的历史风云里,这条沟静静地躺在荥阳城北的广武山上,用自己独有的姿态祈盼安宁。

这是一块曾被战争的车轮碾压得滚烫的土地。两千多年前,刘邦和项羽在这里展开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拉锯战。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由此而来的楚河汉界,被历史文化吸收演化,定格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

鸿沟短暂地驱散了战争的阴霾。耐人寻味的是,这条沟原本就是先人谋求和平安康的创举!历史再向上追溯一百五十多年,战国时期的魏国在黄河南岸荥阳广武山下开凿了一条连通黄河与济水、汴水的河道,后被南移的黄河冲浸泯失,成为一道沟深壁峭的深涧,鸿沟由此而成。

秦统一六国后,非常重视对鸿沟的开发利用,因为从荥而下,可到宋、郑、陈、蔡诸地,与济水、汝河、泗水相汇,利用舟楫,可把江南、山东的粮食经荥阳转运到咸阳。所以,秦就在荥阳北敖山上建了一个大粮仓,名叫敖仓,用以存储从江南运来的稻米。遥想当年,这里必定是一派帆船如梭、车水马龙的喧嚣场景,不知项羽和刘邦言和的时候,想没想起这条人工运河的本来功用?

在鸿沟与黄河交汇的上游十余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虎牢关。相传西周时期的周穆王外出打猎,突然草丛中蹿出一只猛虎,一名警卫赤手空拳将老虎生擒。穆王大喜,遂命人将老虎圈养在黄河边上的山中。于是,历史上又增添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虎牢。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虎牢关大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英战吕布”。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牛口峪一带与割据势力窦建德决战,以三千铁骑败敌十万大军,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投降唐朝,“虎牢之战”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根基。

历史的幕布在这里一开演就是摄人心魄的战争大戏。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与其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不如说是历史的抉择,“东都襟带,三秦咽喉”之称名不虚传。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晚年的李商隐回到他的出生地,驱车登上那个与广武山不远相望的檀山。其实,与广武山相比,檀山算不上山,只是高高的土丘。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李商隐在《祭姊文》中说:“檀山荥水,实为我家。”原本可以被忽略的小山丘霎时高大起来。

至于李商隐为何登上古原,诗歌并没有给我们解释,只是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绝唱。我斗胆猜想,他很可能是想念他的忘年交、被誉为“诗豪”的刘禹锡了。因为刘禹锡就葬在他驱车前往的古原上。荥阳是刘禹锡祖居之地,他曾在书信中自述荥阳老家“陋室未毁,瘠田可耕”。

沉舟侧畔千帆过,当年的陋室,如今成了一座简陋的墓穴。在它的四周,一座诗歌主题公园巧妙地穿越到当代,湖光山色、曲径通幽、亭台水榭、诗词碑石、芳草萋萋、柳茂竹修,既有自然山水之风韵,又有诗赋文化之内涵。

这一切,不知当年隔河对垒的项羽和刘邦可否预见?

历史最耐人回味。我曾循着一路的秦砖汉瓦登上广武山,山上还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城下就是那条被刻在棋盘上的鸿沟。沟底已不是当年那种奔腾咆哮、滂沱摇世的场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田地,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远方,伸向历史深处。

而就在不远处,一条现代化的高速铁路横贯东西,“不可逾越的鸿沟”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当然,和高铁并行的,还有闯荡在祖国大地,乃至海内外的乡音乡情。

在故乡的棋盘里,我只是一个过了河的无名小卒,厚重的土地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在人生的棋盘上无惧无畏、勇往直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