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那些事儿
新郑“小木兰”
捧回全国大奖
文化团体活动
点亮幸福生活
廉--世路无如贪欲险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那些事儿
供图 陈向阳

本报记者 刘佳美 高 凯

新郑这片古老的大地,从来就不缺乏文化的氛围。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都让新郑的文化在一天天沉淀中更加厚重。如今,与时俱进的新郑人民也在用根雕、剪纸、书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让新郑文化散发出新的活力。

根雕——朽木变宝的艺术

根雕艺术,即人们利用根的天然形态和纹理,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突出表现根的美和意境,也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精神的艺术。

2001年,新郑市根雕艺术协会获批成立,从此填补了新郑根雕艺术的空白。该协会会长陈留库告诉记者:“根雕艺术是自然之根,天下炎黄子孙则同属一脉,轩辕黄帝又是民族之根,这些同属于根文化,而新郑又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能让我们的根雕艺术与根文化紧密结合。”

陈留库口中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新郑当地的枣树,凭借着独特的栽培技术,新郑枣树树干下部呈膨大状,如古代花瓶一样端庄优雅,造型千变万化。新郑的根雕爱好者们根据这一独特的造型,制作了人物、动物、花鸟等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

据了解,每年的拜祖大典期间,该协会都会举行一场根雕展览,让更多前来寻根拜祖的人们既可以寻找“人文之根”,又可以欣赏到“自然之根”,不仅丰富了新郑的“根文化”,更是对新郑黄帝文化新的演绎。

书画——丹青为媒 笔墨传情

连日来,新郑市文化馆每天都会迎来许多观众,他们中大多是“书画迷”,或低声交谈,或细心研究,认真感受书画的魅力。

一直以来,书法和国画都被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随着新郑书画交流活动的增多,书画则被赋予了架起沟通桥梁、增进感情的新内涵。

今年7月,新郑市2013年“三皇杯”书画联展开幕,新郑书画家与来自河南淮阳、湖南炎陵的书画家,分别以黄帝文化、伏羲文化和神农文化为对象,创作了120幅书画作品,加大了三地在书画艺术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进而为培养文艺新人、创作优秀作品、繁荣文艺事业、传承“三皇”文化做出努力和贡献。

另外,每年春节前夕,新郑的书画爱好者都会开展“下乡义写春联”活动,通过现场挥毫泼墨,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村民们送上节日的祝福。除此之外,新郑多次举办的少儿书画比赛,不仅让市民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还促进了文化交流。

剪纸——刀尖下的柔美

“剪纸,是一种艺术”,“剪纸可以修身养性”,“剪纸能将毫无生机的纸张变得活灵活现”……在新郑市,越来越多的剪纸爱好者表达着自己对剪纸的理解,更多的人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黄帝文化的感悟通过手中的剪刀表达出来。新郑市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陈向阳,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陈向阳的作品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又反映了包括始祖山、郑风苑、黄帝传说等在内的新郑特有的地域文化。他运用剪、刻、撕、挖、刮等技法,塑造出了一个个虚实相生、线条分明的造型,有《郑风苑记》石刻、郑韩鼓楼、始祖山中天阁、莲鹤方壶、嫘祖洞等;也有少典、嫘祖、仓颉、蚩尤等夸张逼真、形式多样的人物形象。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使更多人感受到剪纸的魅力,陈向阳还在课堂上进行剪纸教学,成为新郑市推行剪纸教学的第一人。如今,实验小学的橱窗、墙面、楼道、窗户上处处都有学生自己动手的作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