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卫生 上一版3
配送基药
甘冒酷暑
农村片医
活跃乡间
一切为了群众健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切为了群众健康
——新郑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综述
片医上门发放联系卡,一个电话实现“健康直通车”。
八千乡“基药配送服务站”内,工作人员正在规整药品。
社区义诊送健康。

本报记者 陈扬 边艳 高凯 李伟彬 通讯员 田胜利 范彩霞 文/图

编者按

近年来,新郑市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为民卫生、效能卫生、公平卫生、和谐卫生”的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多措并举,不断创新,使农村卫生室达到基本医疗设备齐全、制度健全的标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优质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

举措: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

成效:提升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持续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按照全省新农合工作现场会精神,结合新郑实际,选择60种常见疾病在县级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此项工作于4月份开始实施,有效遏制了参合患者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农村重大疾病保障种类由2种增加到20种,上半年35人享受重大疾病保障政策,补助457711元,实际补助比例达76%;对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定点医疗机构在2012年基础上增加10%~15%,月初预付定额的90%,一季度进行一次核算,促使定点医疗机构主动进行费用控制;取消家庭账户,在乡、村两级实行门诊统筹,补助比例为60%。2013年上半年,全市新农合基金运行平稳,共办理新农合补助271764人,补助金额6990.73万元。

【二】

举措: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成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在全市12家乡镇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所有村级卫生所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元月起,在八千、薛店两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了卫生院药房托管试点工作,药品配送公司保证所配备药品全部是国家和省补的基本药物,必须在省采购中心平台上进行网上采购,实行零差价销售,卫生院每月把当月的药品收入上交卫生局专一账户,最后由卫生局核算中心统一支付药款。目前12家乡镇卫生院9家实行了药房托管,运行情况良好。卫生院实行药房托管模式,降低了运行成本,改变了经营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是药品不再占用卫生院资金;二是节约了劳动成本,缓解了卫生院人员不够用的压力;三是托管公司对药房实行市场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四是支付药款更加及时;五是药品更加齐全;六是临床用药与医生的利益被切断,杜绝了药品提成,约束医生合理用药。上半年,12家乡镇卫生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销售1672.23万元;300家村卫生所基本药物销售707.36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总量持续提升,次均门诊药品费用、次均住院药品费用、药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

【三】

举措:探索创新管理新模式

成效:深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为全市约90400位60岁以上老人和约82147名中小学生免费健康体检,并把此项工作列为2013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此项工作于今年4月份启动,现已有5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体检工作,剩下的乡镇也已进入补检阶段。二是改进考核机制,集中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促使工作常态化。2013年4月份,对各医疗单位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乡镇卫生院副职全程参与考核小组,从抽取档案、评定档案到得分认定,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同时,对考核中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培训和指导;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增加了“平常跟踪抽查和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通过随机抽档案电话核实、下乡面对面询问服务情况,掌握工作情况。三是强化签订“片医服务家庭保健协议”。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督促各单位和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规范自己的服务行为,自觉提高服务质量。

【四】

举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成效: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计划,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辛店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计划投资940万元,主体已完工、外墙拉毛中,计划10月份完工;和庄镇示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面积4934平方米,计划投资800万元,主体已完工、内墙砖填充中,计划年底完工;新村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已投入使用;城关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主体正在紧张施工;被列为郑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郭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梨河镇绰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选址、规划工作,地面附属物已处理,近期将开工建设。

【五】

举措:深化优质服务工程

成效: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持续开展“三好一满意”及“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和市民体验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多元化康复体系。新郑市作为郑州市康复医疗体系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所有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设立了康复室,配备了康复专科设备;持续开展中医中药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在扎实做好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达标建设基础上,筛选辖区2/3卫生所(室)开展中医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入选村卫生室201家,下半年,每家单位将输送1名中医药人员参加郑州市集中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持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严格执行“三限”(限品种、限用量、限级别),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六】

举措:加强疫情监测

成效: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加强手足口病、麻疹、人感染H7N9禽流感、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工作,及时进行疫情预测、预警、分析,坚持疫情24小时值班制,上半年接受预警信息87条,及时处理率100%;成立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监测报告、流调专家、消杀、检测检验、宣教、后勤保障等防控工作组,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充足;项目病人由乡村配合按要求进行督导管理;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32次,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危机干预17次,参与讲座和干预活动群众1294人;开展新婚育龄妇女、哺乳期妇女等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联合市动物疾控中心对养殖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布病防治知识培训;联合畜牧部门做好布病疫情处置,对部分村医开展了布鲁氏菌病培训指导。

【七】

举措: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成效:完善三级网络监督体系

完善地图式责任定位数据,建立了地图式定位电子表格,实行卫生监督信息网络直报;上半年卫生监督协管员通过三级网络上报违法经营案件36起;开展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督导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484份;开展公共场所示范区、示范街、示范点创建,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周系列活动,规范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涉水产品监管。

【八】

举措:加强队伍建设

成效:凝聚卫生事业发展活力

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党徽耀网格、驻村帮扶等工作,完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年初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活动,卫生局全体班子成员深入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年终考评结果集中反馈活动;举办了“爱的奉献——天使风采”广场文艺晚会、“展翅的郑韩天使”主题演讲比赛、庆七一“为党旗争辉、为事业添彩”征文活动及《摆正心态干工作》、《接受当下,幸福人生趣话》等讲座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和干事创业活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