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心的处方笺》
手 表
古代的避讳
最远的距离
凌霄花
lh3695
lh3854
lh385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33

2004年以后新东方的经营基本上就比较顺了。因为2004年10月份我重新回去就任总裁以后,大家就正式做了一个决定吸引外资的决定。当时已经有国外资本来中国寻找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了,而我们的公司结构已经搭好了,吸纳投资的条件也具备了。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从吵架中意外收获了一个好处,就是从2001年开始的争吵,使新东方的财务制度全部正规化了,这是个意外收获。

其实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相互之间对管财务的人都不信任的结果所致,他们说这个负责财务的是俞敏洪的人,要帮着俞敏洪揽点儿钱不是挺容易的事情吗?所以很有意思的是,在公司结构还没搭好、心态还没调整过来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司财务开始透明化,全盘透明。

等到2004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三到四年的新东方完整的、透明的财务报表放在那儿,随时可以查看的。所以到了2005年,有国外资本来找我们谈的时候,健全的财务结构就已经全摆在那儿了。所以国外资本一看,OK,财务很清晰、没有问题,可以合作,两个星期就把钱打进来了,所以吵架也吵出了这么一个好事儿。当时的这个外国资本就是老虎基金,老虎基金看了我们的财务报表说,这个钱我们可以随时进来,连账都没查,10%,3000万美金就进来了。

老虎基金的主任是我在北大的一个女学生。我这个人一碰到女的,就一点辙也没有。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是自己的学生,所以她能跟你讲知根知底的东西。她对我也非常信任,因为她从学生开始到后来出国上托福班都是我教的。她就说,俞老师,我对新东方不了解,但是对你很了解,知道你是一个很好的人,所以新东方10%值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当然,我们不能开天价,我们开了3000万美金。这3000万美金第二个星期就打到新东方的账户上,新东方从此就开始了国际化的运作过程。先进钱,后审计。后来新东方上市以后,他们赚了几亿美金,这就是新东方整体的一个融资过程。

当时我们的现金流应该是非常好的,2005年的时候已经接近六个亿的总收入了。为什么还要吸引投资呢?因为大家想上市嘛,到了2005年的时候,大家知道在国内上市需要的时间太长,另外就是国内没有民办学校上市的先例,不太容易上。我们了解了一些海内外的上市情况,那么大家就决定了改变方向,说要上就去海外上市,而且一定要选择最好的交易所上市。当时我就顺应了大家的这个想法,因为我觉得在里面吵得没劲,大家都赞成上市了也是个好的发展方向,所以我就开始研究公司上市。

到了2005年年底的时候,国际资本就已经进来了。这个时候我又发现自己不太想上市了。当时2004年到2005年的时候,我没有别的想法,认为上市反正就是赚钱,当时浅薄的想法就是一上市大家就立刻赚钱了,美金就拿到手了,我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就是这种特别浅薄的对上市公司的认识。

当时不吸引外资是不行的,原因是这样的。第一,如果没有外来资本,我作为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到美国去上市,很明显美国的投资者会不太信任,而且这个领域还没有先例。2005年百度还没上市,在美国中国的上市公司还很少,除了一些国有企业以外。在纽交所,新东方是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民营公司,之前的另外十家上市的全是国有企业。第二,外来的资本一进来,就表明对新东方的发展十分看好。海外上市就好说了嘛,首先就是表明了这个公司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这个不用我多解释了。我搭建海外结构就要有外来资本,没有海外结构,我就必须得到海外去成立一个公司,因为它必须要海外结构和国内结构相契合以后,才能拿到海外去上市。中国的公司自身在美国是不能上市的,不能直接到美国去上市的,一定要在国外搭一个海外结构再过去。这样的话,很明显的这个资金就必须引进来。

另外,定价的问题,当时新东方的股份不是留了10%吗。新东方的股份发放的时候,每股才2块钱人民币。老虎基金进来后的定价是什么呢?是2美元一股。2美元一股就等于16块钱人民币,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一股由2块钱一下变成16块钱了,翻了好几倍,大家当然很开心了。而且老虎基金的人还说,你们个人想卖的,我们还继续收,有多少收多少。当然每个人都不想卖了,因为大家突然觉得这个东西挺值钱的,就不舍得卖了。大家私下里一算,都变成了有钱人了。那个时候虽然还没上市呢,但每个人都知道,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2005年我开始研究公司上市的程序了,这就必须请CFO了。请有上市经验的专家来指导我们,帮我们搭建新东方上市的财务班子、咨询班子和引进审计这些过程。最后我越研究上市公司越心虚,我真的有些不想上市了。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真理,就是上市以后,谁都可以卖掉股票自由跑掉,就我不能卖股票,也跑不掉。

这是什么概念呢?因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以后,只有三个月的锁定期,这期间限制交易。锁定期结束以后,谁都可以自由买卖股票,我也可以卖,但是我是被限定性地卖。另外就算我可以卖股票,但是我是新东方的董事长和老总,我就等于被锁在这个机构了。我一动,所有的股价以及股票持有人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别人都可以卖了股票离开,只有我不能离开,当我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我对上市就有点失去热情了。这个时候,即使我不想上市也不可能了,我已经挡不住上市的力量了。因为谁都会算的,就是说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比如说年底分红,分十万,然而上市了,一下子就变成千万富翁,甚至有几个还能是亿万富翁。这种期望就不可阻挡了,也无法不上市了。

当然他们也会说,老俞,为什么不上市呢?上市了你是最有钱的啊。我说上市了我是最有钱,可是我还得在新东方干20年,我还得继续卖命20年。如果今后的20年年年分红的话,凭着我45%的股权,我说不定也分到同样的钱呢,没必要走上市这条路啊。

后来国际资本一进来,上市的呼声就更强烈了,因为国际资本更想上市。国际资本的人加上内部的这些股东的力量,最后的结果是,一致同意上市。我的45%的股份已经反对不了那55%的决定权了。谁要挡住上市,谁肯定就倒台了,而且当时我对上市也还是有新鲜感的,内心还是挺期望上市的。因为觉得自己能把新东方做成一个海外上市公司也是挺自豪的,也有上市的渴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