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且以永日》
永远的怀念
乡情二题
向幸福出发
闲话“老年斑”
车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新东方内部有一个特点,从来不使用股份投票。虽然现在是上市公司了,也很少用股份说话,而且我现在占的股份也比较少了。上市公司如果要通过股东大会表决的话,那管理层基本上也就完蛋了。但是,选取董事会成员要走这个形式。我算是从一个创始人变成了一个比较彻底的职业经理人,现在算是个打工的了,尽管在新东方还占有股份,但是新东方的流通股已经占到了80%,这些股份就掌握在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手中。

自从经济危机一来,新东方的股票一直是排在世界前十位的抗跌股,一直到今天,还特别稳定。当然这跟我们的努力有关,新东方的人都能讲英文,哪个投资者打来电话,我们就哇啦哇啦讲一通,然后想卖股票的听我们一说就晕了,不卖了。

而且新东方还有一个好处:学生都是先付学费再来上课,不会出现现金断流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倒闭的现象。有这么一个基础在这儿,股东们觉得很踏实,而且他们发现我身体比较健康,所以也比较放心。这个特别重要,一个老总的身体如果出问题了,股票常常掉一倍。

有时被拖着往前走是好事

新东方上市的时候,我几乎是被拖着往前走的。首先就是我对上市完全不感兴趣。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小农经济的,我就希望自己安安心心每年招那么多的学生,然后把课的质量弄得特别好,最后每年到年底分红。这个分红是现金,回去要数一夜才能数清楚,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上市凭我有限的知识我就知道,一旦上市以后就必须保证每年至少20%以上的增长才算是健康企业,如果被定为是增长型公司的话,增长率一般要达到30%以上。

那么我第一个感觉是在一个行业当中每年要增长30%以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新东方上市时的总收入是8亿,就意味着我第二年至少要11亿以上,如果是30%以上的增长的话,第三年要差不多到15亿以上,就这样不停地长上去,怎么算我都觉得承受不了。

第二个感觉是说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这个感觉就是说一个事情总是有尽头的。如果一件事情发现它是没有尽头的话,总是周而复始的,那么不管赚多少钱都会觉得很痛苦。因为我做事情的前提是,我这个人不是以钱为中心来做事情的,我想增长率这个东西是没尽头的,每年都得涨,最后钱都被外面买卖股票的人赚走了,而我自己在这里累得快要死了。人一辈子需要多少钱呢?比如说新东方上市以后曾经有人鼓动我去买一个游艇,我说不买,他们说为什么不买?我说我认识的朋友中已经有十几个人有游艇了,我买一个游艇放在那儿,一年最多用10天,能用20天就已经是非常多的时间了。如果说我不买的话,我向这些朋友借用一下游艇他们能不借给我吗?对吧?那为什么不借用别人的游艇非得自己买一个呢?

就我本人来说,我做事情包括新东方上市不是一个以钱为要素的行为,如果以钱为要素的话,我肯定把新东方的股票全卖掉之后就去玩基金了。现在我认识的很多朋友都在玩基金,但是我从来没有玩过基金。新东方的股票也没有卖掉太多,我就放在那儿,因为我觉得我要把新东方股票全卖掉了,我跟新东方的血缘关系就断掉了。就是说虽然新东方是我生的,但已经不是我养的了,跟我没关系的那种感觉,所以我就把股票放在那儿不卖。

当时上市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事情要弄到我身上的话,会把我给累死,新东方其他所有的人都能够解套,只有我解不了。所以当时还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上市以后,我担心我手下的这帮管理者万一钱多了就真的不想干了。一般一个高级管理干部按照当时新东方股票上市的话,当时的最低标准也能达到1000万人民币以上,当时是15块钱的上市价格,开盘价是22美元,就是一两亿的身价。

尽管我知道新东方的文化凝聚力还不错,但是我完全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留在新东方继续干下去,而他们想要走其实特别简单,一纸辞职书就行了。我难道不让他们走吗?不可能的。所以我就知道股票上市以后新东方的管理团队可能就剩下我一个人。

我不想上市还有第二个原因,当时我对上市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完全了解,上市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也无法预计。我跟投资者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这些我完全不了解。我这个人的个性是我要对一件事情充分了解,并且知道它的目的地在什么地方以后,我才敢往前迈步,但是,当时面临的情况逼得我不得不尝试。

如果说新东方从最初的发展到做大的过程中我还有许多主动因素的话,上市从本质上来说我一直是被推着走的。外来竞争对手也算一个推力。内在的推动更厉害,因为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家都拿了新东方的股权,股权变现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能一下子拿到钱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需要承担太多后果,那当然是大家很愿意看到的。

当然,新东方最终还是被推上市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化解内部矛盾,否则新东方内部的人、循环在内部圈子里的人都搅和在一起了,搅和到最后都觉得没有出头之日。一旦上市以后就有出路了。所以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我还是决定上市。从我个人的心情来说,我至今还认为不是我个人最佳的选择,但它可能是新东方和新东方人的最佳选择。

上市后我的生活总体来说没有太大变化,还是跟以前一样忙。如果说有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把原来跟新东方内部人交流的时间,分出一大半跟外部的人进行交流了,包括各种各样的投资者、各种股东,还有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都得参加。第二个变化就是更加被公众化了,我的个人生活空间因此受到很大挤压。

既然别无选择,就要积极主动

股票最终上市有两个直接推力:一个推力是外部的,比如老虎基金进来后,要求我们上市;第二个推力就是来自内部的,新东方当时已经有400多位老师和管理者拿到了新东方的内部股票。大家只要稍微一计算就会发现,当时新东方内部股票是1块钱人民币1股,每年分配一次红利。比如说一个人拿到了50万股股票,我按照1块钱人民币1股给他分红的话,他可能一年到头只能拿到50万,但是大家想50万到了上市公司按10倍的市盈率就变成了500万,20倍是1000万,实际上新东方的市盈率是50倍。

怎么想一个人也不会笨到这个地步,就等着每年年底分50万。他想的是把这个1000万一次性拿到手,拿到了以后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都比我给他的多,所以我就挡不住这些股东们的想法了。

37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