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谋划“气”场大局 服务航空港经济
郑州——殷商文明的源头
“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引发三大关切
因制造传播网络谣言
江西8人被行政拘留
老旧小区的蝶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由脏乱差到锦绣家园——
老旧小区的蝶变

本报记者 刘 招

老旧小区被市民通俗地称为无主楼院,由于原来所属的单位或企业已不在,小区内路面坑洼不平,没有物业管理,垃圾随处堆放,下水道堵塞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小区我市有近2000个。2011年,我市出台《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和全覆盖工作计划》,计划投资4.2亿元,利用5年时间,分批对全市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改造。改造费用由财政买单,不需要居民掏一分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市已改造1151个老旧小区,今年计划将剩余的83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墙干净了,路平了,灯亮了,下水道通了。如何使这种良好的效果持续下去?我市专门出台《郑州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指导意见》,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引入物业公司管理。老旧小区彻底蝶变成了锦绣家园,居民们笑了,小区住的不但舒心,房子也升值了。

听闻改造居民欢喜

“俺都可欢迎呀,工人们渴了,俺送水,需要清理场地,我们把车都停在外边。”昨日上午,一走进桐柏路小区191号院,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呈现在记者眼前:一台机器正在破损的路面上作业,旁边站着几名居民,不时给施工人员送水递毛巾。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则在施工周边维持行路安全,并在机器到达前清理干净路面上的杂物。

该院62岁的居民赵民智站在自家楼栋门口,看着以前黑斑点点的墙面变得洁白无瑕,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这个小区的建筑有一部分是1953年建的,一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单位破产后,没有财力对小区的物业进行投入,小区的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就无法出门,院子里和楼道也没有路灯,晚上老人们都不敢出门,曾经社区居委会给院子里装上路灯,可是路太窄,进出的汽车经常把线杆、电线撞断,生活相当不方便。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