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对叙动手最后关头
美国按下“暂缓”键
郑欧班列:让产业寻找 “郑州定位”
王亚平讲
开学一课
震区群众
妥善安置
印度轮奸案少年犯获轻刑
国资委主任蒋洁敏被调查
曼德拉出院在家疗养
教育局副局长开“父子店”
人脸附近有“禁飞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局副局长开“父子店”
垄断校服供应8年敛财过亿

教育局副局长开“父子店”

垄断校服供应8年敛财过亿

据新华社电 儿子在前方当局长,父亲在后方开工厂,父子联手垄断市场大肆敛财。日前,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副局长蔡志涛因利用职权之便,让家人垄断该县校服供应8年被撤职。此案令校服市场寻租腐败链浮出水面。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蔡志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主管校服采购和监督工作。1990年9月,他任该县教育局勤工办副主任,2008年至2013年7月任教育局副局长和纪检组长。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以规范校服生产和采购为名,该县实施校服供应统一招标。结果,蔡志涛父亲开办的爱格乐制衣有限公司中标,成为紫金县校服指定供应商。8年来,“父子店”以此牟取私利,坐拥4套房产和价值百万元的豪车。

据当地知情人士测算,当地校服出厂价至多夏装30元,冬装50元。全县10.9万名学生,一年校服总收入大约3400万元,减去约1600万元的成本,可净赚约1800万元。8年来这个“父子店”敛财或可过亿元。

“老子生产,儿子监管”导致当地校服质量长期遭质疑。多位校长向记者反映,校服曾多次出现质量问题,如掉色严重,化学气味浓等。校方屡次向教育局投诉,要求检测校服甲醛、pH值等项目是否超标却一直未果。

当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专门针对校服的招投标法律和制度规范,各地各自为政,质量标准不一,监管主体不明确,致使校服采购招标乱象及“毒校服”事件一再发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