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人为乐
三任社区主任
接力助老帮困
皮箱遗落的士
的哥及时送还
“小豆芽”将迎地方标准
大批量新车需入户
车管所上门办手续
“四桥一路”闯禁行
15辆大型客货车被查处
中心城区拟再建百余座变电站
河阴石榴文化节16日开幕
wx3961
wx395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豆芽”将迎地方标准
八大芽企牵头成立行业协会

本报讯(记者 宋建巧 通讯员 袁其柱)我省是国内豆芽消费、生产第一大省,至今却未有豆芽生产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这种局面有望打破。记者昨日从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获悉,八大芽苗菜企业牵头,正在筹划成立河南省芽苗菜行业协会,推动豆芽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豆芽生产企业即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行业协会欲推标准出台

由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大标等8家芽苗菜企业牵头,已于7月1日成立了芽苗菜行业协会筹备会,并通过了《河南省芽苗菜行业自律书》,约定豆芽生产“零添加”,对失信企业及个人将在行业内进行通报批评和行业谴责;对违禁添加药物生产的企业将其加入行业“黑名单”;对企业违法行为协会将直接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前,我省豆芽生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均为空白,豆芽生产依据的是GB22556-2008豆芽卫生标准,“协会成立后,我们将尽快推出企业标准,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进而促进省级标准的制定”,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银州介绍,下一步筹备会除了会发展省内芽苗生产企业加入协会,还将邀请科研单位、原料、设备商全链条加入协会,为芽企提供交流、提升平台,“我们争取在今年10月中旬成立协会,行业内监管,规范豆芽行业生产。”

从小豆芽到大产业

芽苗菜企业“抱团”成立协会、创立生产标准,背后是市场对豆芽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2008年的一份豆芽行业卫生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我市仅有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1家大型豆芽生产厂家,有豆芽加工作坊40余家,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的村庄,大部分为家庭作坊式生产,设备简陋、生产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大部分生产人员没有健康证。小作坊生产的豆芽安全难以保障,给市民健康带来危害,也为监管部门带来很大监管压力,各方对豆芽工厂化发展呼声越来越高。

继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后,我市菜篮子工程项目——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08年建成并投产,总投资上亿元,日产豆芽150余吨。目前,我市豆芽日需求量为250吨左右,这两家大型芽苗菜企业生产的豆芽约占我市市场份额90%左右,其余为小的品牌企业,如主要满足自身超市需要的丹尼斯“全日盛”等,还有一些豆芽小作坊,约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工厂化、规模化豆芽企业将中原人民“绿色菜篮子梦”变成了现实。

2006年4月成立的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最高日生产量可达240吨,除了常规的黄豆芽、绿豆芽、萝卜苗等芽苗菜,为适应大众健康养生需求,公司还推出了荞麦苗、松柳苗、龙须苗、田七苗等新品种,公司2012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新农村经销商队伍达到1000余家,产品覆盖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山西等地。一根小豆芽链条被拉长、市场被铺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

小豆芽上的安全围剿战

因为营养丰富、口感爽脆、价格实惠,豆芽一直是备受市民喜爱的蔬菜品种,豆芽的安全问题也成了关系千家万户的一个民生大问题。

自2011年9月起,我市开始每日对上市销售的豆芽开展农药残留、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目前,市农委在市区范围内所有的101家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均建立了检测室,派驻199名检测员,每天对上市的实行市场准入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对批发市场进行24小时检测监管,做到“逢进必检”。市区61家大型超市均按政府要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检室,每天对进场的蔬菜、水果等进行检测。同时,市农委还建立了检测监控网络平台,对各市场、超市检测室的检测工作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2013年上半年,我市共抽检豆芽40041批次,合格率达99.98%,对“毒豆芽”打了一个漂亮的围剿战。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例行检测结果显示,我市蔬菜、水果、食用菌农药残留合格率均为100%。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为100%,位居第一。

“郑州市场上的豆芽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市农委党委副书记楚万青说,“我市监管力度加大,生产企业也均能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市场上豆芽质量总体良好,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