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控制雾霾不只限车一种选择
中石油高管腐败不能怪垄断?
公平的“起跑线”该画在哪
教育不是风投
“读书无用论”并不普适
万人民调:94.5%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
中纪委网站 让最敏感领域更开放
0904国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纪委网站 让最敏感领域更开放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正式开通,它的举报功能备受关注。此前一天,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刚被中纪委宣布接受组织调查,中纪委网站开通被普遍看成反腐败的又一强烈信号。

纪检机构曾在舆论场上不温不火,近年来纪检快速走进中国舆论的中心位置,十八大以来这一变化尤其明显。这是因为反腐败的确在中国迈开了大步,纪检工作与公众愿望形成相当解渴的契合。

中纪委监察部开通网站前天上了各大商业网站的头条位置,大概没有哪个网站的开通能带来如此的轰动。

反腐败已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新闻门类中排绝对第一位置,每一个高级别贪官被查,都是大新闻,大案的反复出现并没有让公众对这类新闻感到乏味。

分析人士注意到,从舆论效果上说,揪出贪官的反腐败新闻往往是“双刃剑”,它们一方面显示了国家肃贪的坚定决心,一方面也让公众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它们对加强或损害社会的信心具有参半的作用。

如果只是孤立看一个或几个案件,情况的确是这样。但把视距放长,累积的社会感受就会呈现明显的方向。

让我们想一想,国人现在是否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更有信心了呢?是否对反腐败的震慑力已在发挥作用,增加了贪腐者的畏惧感同样更有信心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反腐在与倡廉同行,打击公款吃喝、严控豪华军车、反对奢侈办会等刮遍全国,直接改变了老百姓在生活中对干部的观感,中国围绕反腐败“在变化”已是越来越多人的真实感受。

只要反腐败是一条坚决的直线,持之以恒,而不是忽紧忽松的曲线,它的实际效果就一定会发生,这一效果也一定会转化成老百姓对国家反腐倡廉的正面认识。曝光贪官案情的负面效果将会递减,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和成果会一步步占据舆论的中心位置。

腐败是错的,反腐败则是正义的。一个社会不会因为反腐败被反垮,人心也不会因反腐败而反散。舆论有辨别大是大非的内在力量,十八大以来的铁腕反腐赢得了社会的更多掌声,也为社会的预期注入了乐观。

纪检工作曾对百姓来说高度神秘,如今也公开办了网站,接受网上举报,国家核心机构的开放性,它们与社会的互动都迈出坚实的步子。在纪检这个最敏感的领域,如今听到了民意的回响。

中国的反腐倡廉已是不可逆的事业。舆论监督已然浩浩荡荡,豪华车离开了军队,回来的路已被舆论堵住。鱼翅宴被从官场赶走,“复辟”的可能性也将被舆论挤掉。过去搞基础设施开发出了些贪官,如今从纪检到舆论都会紧盯每一个“高危”项目。中国不会从此变得干干净净,但逐渐越来越干净是挡不住的大趋势。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还是新事物,而从前天起无数眼光投过来,这显示了它的不寻常力量。祝愿这个网站办好办成熟,它或许是党的群众路线一块试金石,对它的关注里寄托了人们对这个国家的更多期望。 环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