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明起郑州大面积降压供水
谢谢你,老师
鲜花献园丁
学生是我永远的精神支柱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郑州庆祝教师节表彰教育先进
郑州市“蓝天”工程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进度公示表
坚守“文化”根
华人就有归属
陇海马路街道社区人员
上门宣讲公租房政策
您身边好人好事说来听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大教授郑也夫畅谈中国教育
要让每个孩子
走高兴走的道路

北大教授郑也夫畅谈中国教育

要让每个孩子

走高兴走的道路

昨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独到见解。

在描述我国中等教育现状时,郑也夫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压缩饼干”,“也就是把能力高的人往下压,把能力差的人往上提,把所有人都挤在一个平面上。”郑也夫说,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有一个:原本高端的学生不再优秀,他们除了拥有一张优秀的成绩单之外,一无所有。

“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不改变,即便学生将来去哈佛、牛津,也不可能获得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因为他们已经被修理得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郑也夫说,只机械灌输知识,压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不可能成功。

“一拨人读大学,一拨人的定位是技工,因此,长期以来,德国工业都是样板、楷模,这跟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密不可分。”郑也夫拿德国教育对比中国教育。德国教育,学生分流早,这样的学生热爱的是生活;我们的教育分流晚,他们热爱的是分数、工作、薪酬。考大学是摆脱底层的唯一出路,把学生都驱赶到了高等院校,这种做法,导致应该对某门功课感兴趣的学生严重厌学。

郑也夫说,每个孩子都千差万别,要让每个孩子走高兴走的道路,能走的道路。长辈和老师要关心的不是他的科目,而是关心他的人。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 张竞昳 张翼飞 实习生 侯海英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