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中原食品工业园集中签约4项目
从旧煤棚到健身广场
舞动的折翼天使
新郑表彰627名优秀教师
中牟315万元重奖教育先进
爱心企业家捐资助教育
巩义一教师扎根山区18载
荥阳“阳光助学”
资助学生347人
巩义三景区推出
中秋节优惠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巩义一教师扎根山区18载
关注教师节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席旭红

“学生刚开学,课再好好备备,宿舍也得打扫打扫。”见记者来访,巩义市鲁庄镇第一初中的王建英老师从不足5平方米的宿舍起身。

鲁庄镇位于巩义市西南的山区丘陵地带,地势高且交通不便。1995年,从教育学院毕业的王建英便留在了家乡鲁庄,一干就是18年。

“我在石头窑洞里降生,又在石头窑洞里念完小学,打小就与泥巴、石头蛋蛋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能深切体会农村、山区孩子求学不容易,我怎么能舍弃培育我成长的家乡呢?”王建英话语平实而坚定。

王建英的宿舍里,最常用的就是一块破旧的黑板,最珍爱的就是,一块刻有“巩义名师”的奖牌。18年来,王建英从一名高校毕业生成长“巩义名师”,这一过程并不平坦。

2003年,王建英两个兄长先后因车祸离开人世,全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人身上。由于父母及兄嫂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地为生,王建英,这个家里唯一的读书人不得不下地劳作,学习驾驶拖拉机耕地,播种、收割庄稼,并照顾侄儿、侄女的学习、生活等等,成为三个家庭的“顶梁柱”。

家庭的重担,让王建英更加明白“爱”的重要。王建英宿舍里仅有的两件电器就是烧水壶和饮水机,一到冬天,学生的暖壶便在宿舍外排起了长队。用王建英自己的话来讲,教师就是对学生再好都不过分。

2004年,学生李云高中毕业后,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家里经济贫困,她准备放弃上大学,当王建英得知这一消息后,将身边仅有的2000块钱塞到了她的手中,嘱咐她一定不能放弃学业。当时,王建英的月工资只有1000元出头。毕业后的李云现在在郑州一所高校任教,提起王建英老师,她说,王建英不仅是一位老师,更像一位家长,时时刻刻把学生装在心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