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lh38166
lh38178
lh38172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茹喜斌

唐诗如画

杜甫有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每每读之,满目皆画。那黄鹂翠柳、青天白鹭、西岭雪色,那帆影层叠、千里春色、万里江涛,皆为匠心彩绘,而空灵毕现,形色扑面。

以诗绘画,首推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漠之野旷,烟之静直,浮云千里,夕阳悬游,苍凉中透出静穆和幽邃,阔远中兀立着触天的精神。其构图疏密有度,冷热相彰,更得于刚健骨力、风韵之气,故雄厚韵势,漫于画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无愧于写意水墨山水画家。画中人迹,如智者行踪,若风游弋,有魂来去,含蕴着禅意和智慧。王维选景,多摹物态,色彩点睛,更力于内心感悟,游移情绪。墨淡处,空白潜韵,色浓时,景色飘逸,钟于自然之优美,情于万物之幽趣。王维诗画,深谙景色归于情思之道,风格生于高古明慧之境。画以线条色彩为媒介,诗以文字韵律为载体,王维诗画之美,在于二者如盐之于水,无痕无迹之交融。

以诗成画,是唐代诗人另一种追求。于是,那深山大壑、陌上野花、松间夕照,那江流点帆,弯月残阳、风荷燕翼……尽成独有新意之画幅。唐代诗人,行吟平仄间又多借画技,求生动,讲用笔,塑形象,赋色彩,造境势,重经营,意念行走间亦有着犹如画笔的机巧,其画幅自然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读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读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读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是尺幅千里,寸含万象,而形神翩跹,美景灼目,尽现诗人心灵的宁静和恬然,丰富的思想和文采。读诗如临画前,细细揣摩中,可闻江水唱晚,雨声萦绕,江雪纷纷,皆缘于气韵之高古、线条之灵活、构图之章法,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唐代诗人擅长写画。缘于志向心趣,也缘于开放的文化和诗人思想空前的活跃。而画界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山水画已成独立,呈日益蓬勃之势,有展子虔之设色山水,李思训之金碧山水,王维之水墨山水,王洽之泼墨山水,耳濡目染,风会所至,不同画派对唐诗创作均有深刻的影响,当是唐诗多有画意的因由。

唐诗中画幅多为山水。因为名山大川、江水流溪里有着诗人的寄托。流水长长、山川永恒,它们带着古人的思想、遗事传说,一步步走进了诗人的心底。让诗人心随星斗移,履逐日月行,追今怀古中醉于山水心于创造,成就皇皇山水之画幅。言山水诗画,除王维也当读孟浩然。孟浩然有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简练清淡之笔,选景小舟、烟渚、落日,临旷野、清江之意象,融切身“天低树”、“月近人”之感受,描绘出羁旅异乡的幽思难遣之情,构成一幅清旷精致的清江夜泊图。再如“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图貌写物,轻彩淡绘,绝无雕琢,当是一幅温情浓浓的农家晚归图,给人亲临其境之感。当然,大气者应属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清山秀色,碧水回环,孤帆斜阳,构图冷暖分明,画面鲜亮如洗,极尽色彩动态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境阔意博中,极用线条之美,其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无不展示着诗人的才思和气魄。李白诗中画,包罗万象,长江急浪,黄河涛流,巍巍庐山,险峻蜀道、草丛祠古……这些自然景观,纳入诗人壮阔的心怀,在诗情奔突、气走蛇龙中,融贯古今,破旧立新,尽显瑰丽雄奇、交互为用之画功,绘就一幅又一幅古朴恢宏之画卷。

唐诗如画,风神万卷。李白之夸张豪迈,杜甫之沉郁厚重,王维之恬静苦涩,李商隐之缱绻朴美……无不凝固着大唐浩荡的历史,凝固着诗人思想的光芒。在唐诗中领略画意,实为寻找心中的净土,寻找精神的清亮与柔美、刚健与强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