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大V感觉像当皇上
网络没有制约就会走向反面”
闲不住的老党员
郑州西区公交场站
将落户新田城
研究生招生咨询会
百所高校来郑抢人
创新软件设计大赛
金奖可获股权投资
奋力奔跑的探路者
寻找
wx392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奋力奔跑的探路者
用行动诠释军人品格严于律己温暖他人

奋力奔跑的探路者

(上接一版)病重的刘小明,经常陷入昏迷,加上并发性肺功能衰竭,不能开口说话。然而,他却念念不忘手头工作,每当意识清醒之时,都艰难地用笔把对工作的思考写下来。

6月16日8时44分,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刘小明走完了他49年的精彩人生。

用行动诠释军人品格

刘小明离开了,可他却永远给大家留下了奋力奔跑的身影。

时光回溯到2006年炎夏,烈日下,一辆老式军用吉普轰隆隆穿过田间小路,天热,门被卸了。一车湿漉漉的迷彩倒饺子似的跳下来,拎起砍刀往山上爬。

个子最高、背躬的最厉害的,就是刘小明。那一年,解放军总部首次提出新入学的军校学员组织野外综合演练。眼看开学了,刘小明要给新生选条路。

参谋陶德洲抹着汗接着劝:“野外演练情况复杂难度大,指挥院校还没怎么趟这水,咱是综合性院校,急啥?”

刘小明头也不回:“综合性院校更要培养出能带兵打仗的指挥员!”

按照我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军事院校分为指挥和技术两大种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一向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闻名全军。进入21世纪,新的战争模式促使军事院校快速转型,如何培养既懂技术又会指挥的军事人才成了新课题。

而刘小明,一直是先行官、探路者。他到兄弟院校调研取经,在训练基地一住就是半个月,还把有经验的老师请进门。没有院校演练的成熟路线,刘小明带着教员上山,顺着流水冲刷的印记披荆斩棘开出一条路。

在他的推动下,2010年起,信息工程大学对新生进行全员全装野外演练。有人说,让刚入学的新生全副武装野外训练,风险大、责任大。“军事院校要向部队靠拢,部队要向实战靠拢。”刘小明跟教员拍胸脯,“有责任我担!”

如今,代号为“铸剑”的综合演练每年都在河南嵩山脚下轰轰烈烈展开。每一次毕业典礼,即将走入部队的准军官们谈起军校生活,最难忘的回忆总有入学之初的这场磨炼了意志品格的新生演练,还有演练中跟大家一起全副武装翻山涉水、一起甩掉鞋子挑血泡的军教系主任刘小明。

刘小明看得更远:军校培养的指挥员是否优秀,标准之一是毕业后能否第一时间融入部队。2012年9月,信息工程大学在全军率先实施“学员营”,按照部队旅营连模式将高低年级学员混编管理。

刘小明依旧走在最前面。开始他挺难:2000多人完全按专业打乱年级,一个营的学员同一时间要分配到11个教室上课,学员不适应、干部不适应、上课的教员更不适应。

有质疑、有争议,刘小明心里很笃定:混编学员营完全按部队模式管理学员,学员在校期间就能经历骨干岗位培训,这样的干部分到部队,带兵指挥定是把好手!

就这样,分年级上课和混年级编组的摩擦,最终通过层层递进的责任制得到解决。但大家却没有注意到,训练场上的他,后背越来越躬。

没人知道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忍耐力才能在多处骨折的情况下坚守在训练场,但刘小明始终如一的坚忍和顽强,诠释着一名军人的品格与担当。

严于律己温暖他人

培育高素质的强军人才,教官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更重要的言传身教。

“军事教员不能光说不练,必须率先垂范。”刘小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定下了一个“铁规”:训练场上,不管年龄大小、职级高低,人人必须能示范。

说起这个,教员王燕成感触得更为深切:“我今年56岁了,当过他的老师,可在规矩面前,他从来没有通融过。”

像王燕成这样的老同志,教研室还有五六个,在训练场,他们单杠一口气能做几十个、400米障碍能跑到2分半,训练科目样样不比年轻教员差。

教员张翰林博士毕业后来到系里教军事理论,刚到系里时体重严重超标,可3年的时间他硬是逼自己减了22公斤,甩掉了娇气,砺练了锐气,他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谁都不能拖后腿。”

严于律己,身正为范。刘小明要求别人严,要求自己更严。每次徒步行军,他从不坐车代步;每次大强度行军,翻山越岭,他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每次野战生存,学员吃什么,他吃什么,从不搞特殊。就连病倒前的一个月,他还带头参加干教体能测试,所有科目全部达标。

对待工作,他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对待生活,大家却异口同声,他是一个充满温暖的人。

教员孙德军不会忘记,2010年3月,他手头有篇重要的论文在定稿,却有任务要出差。是刘小明二话没说,忍着腰疼连续加班10多天,前后改了10多遍,按时交了论文,却没有署自己的名字。

53岁的胡新华教员患有痛风,长期受病痛折磨。2007年8月,刘小明到重庆出差,听说郊区治痛风的偏方很管用,他前后跑了好几个地方,花了大半天时间,才从一位老中医手里买到药。其实,这么多年下来,刘小明不管是出差还是外出,只要听说有治疗痛风的药方,都想尽办法搞到手,胡教授都记不清他给自己找来了多少药方。

毕业学员庄子蔚不会忘记,当年他入学参加新生军训,一群大小伙子,一天50公里的大强度行军走下来,人人都是一脚水泡,一身臭汗,捂了一天的脚丫子更是臭得不行,可身为军教系主任的刘教员却毫不介意,笑眯眯地帮他们一个个挑脚泡。庄子蔚说:“那场景,那笑容,我一辈子也忘不掉。”

153医院的护士付金凤说,自己从没见过一个病人在这样的剧痛中不喊叫、不抱怨,“他喉咙插管不能说话,还在纸上给我们写:你们辛苦了,坐下歇会儿。”

刘小明看到送煤球的大叔手冻得裂开了口,他脱下自己的手套就送给人家;听说自己同事的孩子身患淋巴癌,他把攒起来买家具的3000元钱拿给他们治病;汶川大地震,他刚捐完3000元钱“特殊党费”,又向灾区汇去了3000元钱……

这就是刘小明,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用温暖的胸怀播撒真情大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