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马静
家住新郑路210号院的管城区紫荆山南路办事处新南社区居民武桂琴可是街坊眼里的“红人”, 社区居民都爱开玩笑地称她为“当家的”。居民有什么家长里短、大事小事都爱找她唠一唠,遇到有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也都找她评评理。
居民赵玉琴常年患病,家庭生活困难,还有一个小孩子上学。武桂琴了解赵玉琴困难后四处奔波,为她争取了一个政府为照顾特困居民而设的“田园情”亭子,经营糖果酒类,极大缓解了其家庭困难。居民周振恋夫妻没有工作,本人身患癌症,家中还有一个小孩子上学,生活非常困难。武桂琴帮助其申请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又联系区慈善总会救助4000元医疗救助金。
2001年新南社区成立“夕阳红老年秧歌队”,时任社区委员的武桂琴拿出工资2000元,为秧歌队购买服装、乐器、道具。地膜厂退休职工李喜平患糖尿病,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身体也消瘦很多。武桂琴到她家做工作,劝说她加入老年秧歌队。李喜平慢慢喜欢上了扭秧歌,一年下来气色好多了,体力也增强了,性格也变得开朗,逢人总是乐乐呵呵。
武桂琴任社区委员时先后牵头组建了 “长青树”老年模特儿队和社区腰鼓队、舞蹈队、合唱队等,并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文体比赛,先后获得“惠发杯”革命歌曲群众大合唱比赛第一名、郑州市民间艺术盘鼓比赛三等奖、郑州市九运会团体武术三等奖等荣誉。
武桂琴居住的新郑路210号家属院变压器容量小,用电高峰经常跳闸断电,居民家用电器不少被烧坏,武桂琴多次找电业部门反映,与相关单位协调,终于为居民安装了大容量变压器,保证居民的正常用电;210号家属院没通天然气,居民靠买煤气罐做饭,武桂琴连续两个月奔走联系,终于和天然气公司达成协议,为210号家属院安装上了天然气。
武桂琴所做的一切,方便了他人,辛苦了自己,她自己却很满足:“能为街坊邻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的确确是我的一种福分。看到居民朋友为问题的解决、困难的克服、环境的改变而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就比蜜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