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小小说
知味
博古斋
散文
lh38183
lh394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味

客家酒糟鱼

赖 晨

烹熟的客家酒糟鱼,具有鱼体完整、肉质松软、骨烂如泥、肥而不腻、糟味浓郁、滋味香醇等特点。成品鱼呈酱黄色,醇香爽口,色味俱佳。酒糟鱼味美价廉,是一般百姓喜爱的佳肴。过去,特别是在闽粤赣地区,那些做小买卖的底层穷苦人,碰上收入较好的时候,就买上二两酒、一包酒糟鱼(过去糟鱼用莲叶或荷叶包),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糟鱼,蹲在圩场餐馆门口,饮酒、吃鱼,谈天说地,高兴时还来上一首客家山歌,说什么“有酒有鱼有米饭,给个知县也不换”。

《醒园录》为清乾隆壬戌科(1742年)进士李化楠所撰的一部饮食专著。

《醒园录》中提到了糟鱼的做法:将鱼破开,不下水,用盐腌渍之。每鱼一斤,约用盐二三两。腌渍二日,即于卤内洗净,再以清水摆净,去鳞翅及头尾,于日中晒之。候鱼半干(不可太干),砍成四块或八块(肉厚处再剖开),取做酒之糟听用。每鱼一层,盖糟一层,上加整花椒,逐层用糟及椒安放坛内。加糟汁液少许,微觉干,便取上好甜酒酌量倾入,用泥封坛口,四十天后可吃。临吃时取鱼带酒糟,用猪板油细丁,拌入碗盛蒸之。

酒糟和鱼是此菜的主料。每当客家地区万山红遍、颗粒归仓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米酒。浸软的糯米蒸熟、晾凉后,拌上酒饼,挖入瓦瓮,密封瓮口,撉在灶箩柴草堆里,发酵七天后就能生酒。榨出甜酒后,把酒糟烘干,便是上等的香酒糟了。

客家酒糟鱼的具体做法如下:将10斤重的鲤鱼从头尾劈开,再从腰剁成两半,清洗干净,浇上白酒,逐层撒上食盐拌匀,放在瓦钵中,腌渍一天,取出待用。把腌渍过的鱼,先去鱼鳞、鱼头、鱼尾、鱼骨、鱼鳍,晾干水分,着香酒糟、老姜丝、花椒粒,调匀,放入瓦瓮内加盖密封待用。酒糟鱼一般在夜间加工,燃料以木柴为佳。将密封好的鱼拿出来,翻匀调料,放在大瓷碗中,加切碎的猪板油,装在笼屉中文火慢蒸一夜,次日凌晨出锅。吃酒糟鱼最好凉食,出锅即吃,味极鲜香。

此菜之所以先腌渍后热蒸,是为了入味,而且腌渍的时间比较长。客家地区除了酒糟鱼,还有酒糟笋、酒糟肉、酒糟鸡、酒糟鸭,后四者和酒糟鱼的做法大同小异,但酒糟鱼是用生鱼入酒糟,笋、猪肉、鸡、鸭等须用熟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