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责任
社情民意就是天
今年河南百强
乡镇新郑占六席
故里经纬
上级关注
民生工程普惠新郑百姓
zw39119
czhb
czhb
czha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生工程普惠新郑百姓
创业就业不再难小巷深深情更深

本报记者 赵丹 沈磊 边艳

经济发展报告(之五)

一直以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新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老百姓的郑重承诺。无论是住房还是就业、教育还是医疗,困难群体都成为政策优先扶持的对象,低收入群体都成为民生政策关注的焦点。

大病补贴暖人心

9月4日,当74岁的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柿树行村村民赵留栓,接过6万多元大病理赔款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大病保险真是减轻了我们农民的负担。”4月30日,赵留栓被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两次住院医疗费16万元。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条件本来就不好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由于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赵留栓经新农合补偿2万多元后,又得到中国人寿提供的50%大病保险补偿款6万多元。

参合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对于新郑市50多万参合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实事。截至目前,该市共有近600名参合群众符合大病保险补偿待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后,参合农民患重大疾病时的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大大缓解了农村居民“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局面。

创业就业不再难

见到冯跃增的时候,他正开着洒水车进行作业。今年3月份,46岁的新郑市民冯跃增,下岗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到该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根据自己会开车的特长填写了再就业报名表。1个月后,经过审核、培训他成为离家不远的市环卫公司的一名路面洒水员,享受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以及所在单位的工薪等惠民政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真没想到像我这样的下岗工人还能再次就业,我本来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报名的,仅1个月我的工作就有着落了!”

为做好全市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工作,新郑市积极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后勤服务、保洁保绿、家政等服务业,通过提供常年免费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优惠政策扶持、鼓励自谋职业等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保证“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及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动态,有力保障了公益性岗位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以来,该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岗位6719个,其中安置公益性岗位395个;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5367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4067万元,企业贷款1300万元,有效保障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落实。

小巷深深情更深

小巷虽小,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车辆增多,有些小巷路面破损严重,下雨时坑洼积水成为一个个“陷阱”,居民出行十分不便。近日,记者在新建路郑花巷看到,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路面,如今已是干净整洁,排水畅通。一位姓王的老大爷说:“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多年,以前出门经常脚踩泥,现在好了,路又宽又平。”“背街小巷改造真是太好了。”提起背街小巷改造工程,这里的居民刘卓才出口就是赞扬:“路面修了以后,大不一样,出行很方便,背街小巷改造真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啊。”

按照“水通、路平、灯明”改造标准,在今年背街小巷改造工程中,一些没有安装路灯的小巷还安装了路灯,晚上居民不会因为看不清路而不便出门。截至目前,该市城区29条背街小巷综合改造工程已经提前完工,现在正在进行路灯安装工作。

一批批民生工程相继竣工,一笔笔民生资金及时拨付,一张民生保障网正在不断延伸,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新郑百姓的同时,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