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卫生 上一版3
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
筑牢百姓健康防护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
筑牢百姓健康防护网

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

筑牢百姓健康防护网

本报记者 陈扬 边艳 通讯员 田胜利

卫生基础设施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新郑市抢抓医改新机遇,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通过国债项目、财政支持、自身积累等多渠道筹资,坚持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面貌焕然一新。新郑市先后投入1900万元,通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方式,推进了全市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建设,目前,全市12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了国家卫生院建设标准和要求,中心卫生院建筑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以上,一般卫生院达到了2000平方米以上。投入740万元成立了新华路街道、新建路街道、新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投入276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全市299家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为所有村卫生所配备了电脑、诊断床、诊断桌、治疗柜、药柜等基本医疗设备,目前,所有村卫生所面积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做到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健康教育室五室分开,改变了原来“家所合一”的局面。

当前,新郑市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仍在深入推进,投资940万元、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的辛店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和投资800万元、建设面积4934平方米的和庄镇示范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工程主体均已完工;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新郑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和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市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整体装修;总投资480万元、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的新郑市卫生监督所及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外部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还完成了新郑市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在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居民健康管理中心,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片医工作室,推进了各医疗单位公厕无害化、就医无烟化、环境优美化建设,服务环境全面改善;各医疗单位诊疗设备也全面升级,所有市级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都购置了彩色超声波诊断仪、CT等大中型医疗设备,能够开展各类常见手术和复杂的心脑外科手术,医技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目前,新郑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7家,其中卫生机构有6家,包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市卫生监督所、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健康教育所、市计划生育指导站;市直医疗机构4家,市中心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会办医疗机构10家,个体诊所73家,厂矿、校园医务室11家;村标准化卫生所299家,个体卫生室69家,村改居卫生所17家,村改居卫生室1家;共有在编职工1650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中级职称361人;共有注册执业医师 907人,执业助理医师517人,注册护士1049人;全市已有开放床位2440张,随着和庄镇示范卫生院、辛店镇中心卫生院新病房楼的建成使用及新郑市人民医院新址、新郑市中医院新病房楼的启用将新增床位1500张,新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健全,百姓健康防护网将进一步牢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