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务局:多措并举 为农田灌溉“解渴”
供电公司:倾心服务 为抗旱提供保障
多举措抓好治超工作
毛升明和他的树针灸术
“九九重阳节”
老年人运动会开幕
“中心大讲堂”
提素质增能力
myb3a6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毛升明和他的树针灸术
新郑好人

本报记者 尹春灵

世界上的事情无奇不有。新郑市就有这么一件奇事:树木一“扎针”,果树结果多,杨树刷刷长。你信吗?信不信由你,新郑市高级农艺师毛升明,就是这件奇事后面的奇人。

说来话长,生在黄帝故里新郑的毛升明,从小就对黄帝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黄帝内经》喜爱有加,渐渐地迷上了针灸。他14岁学中医,18岁开始研究中医针灸技术。20世纪80年代,新郑市种植的十万亩果树收成甚微,果农损失2亿多元,毛升明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坚定了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从此便投身于林果业科技的研究。

1998年,毛升明自筹资金,在新郑市梨河镇黄甫蔡村承包土地,建起了植物研究院,凭借其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实验研究,科学分析,他惊奇地发现树和人有相通的地方,树木也有阴穴和阳穴。既然针灸能为人和动物治病,也必定能为树治病。

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后,他将所学的中医理论与植物的生长原理联系在一起,根据人体经脉穴位分布特点确定树木穴位分布的位置。通过在果树上进行扎针试验,他发现扎过针的果树与别的果树长势不一样,要么是果树结果量明显增加,要么就是果树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经过长期的对比研究,毛升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认为,植物的茎是运输养分和水分的重要通道,是植物体内的生命线。植物茎内的导管就好比人和动物体内的血管和神经,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植物的茎传输。历经多年的验证,毛升明证实用针给树治病,效果显著。

“这针不是普通的绣花针。”他边说着,边拿出来几根铁棍,铁棍上端分别焊接有5厘米到17厘米长短不一的铁钉,这就是树、果生长工具针和树木生长工具针。千万别小瞧它们,在2006年4月、2007年2月和2008年12月获得国家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这几种针到底有多大科技含量,老毛的绝活到底有多神奇?这几年来,果树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村民介绍,前几年,他的果树产量低,一棵树只结几十个果子,毛升明拿着他特制的针给树针灸后,现在每棵树平均结果260个,一亩果树比原来多收入2000多元。新郑市新村镇的孟家沟村有片枣林,经过毛升明的针灸后,产量倍增,有些枣农兴奋地说:“树体扎针灸,果树满枝头。”凭借这种“指尖上的技术”,毛升明让很多果农喜笑颜开。

酒香不怕巷子深。江苏、山东以及我省的兰考、禹州等地果农,纷纷来找毛升明取经、合作。对此,这位闲不住的老党员欣然接受:“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朋友增收致富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骄傲。”

外国人知道了,也慕名前来出巨资想购买老毛的专利,被他拒绝了:“我不卖,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就要为咱中国做点贡献,为咱农民早日实现小康出点力。”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载梦前行,真诚、执着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虽然,20多年下乡搞科研骑坏报废的摩托车就达15辆之多,耗资50多万元;虽然1997年,在前往新技术研发项目的途中,他不幸出车祸,面部被缝了50针,从此右眼再也看不清物体了;虽然他多年都被评为“离退休优秀共产党员”,发表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10余篇,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但他并没有停下做科研的脚步,因为他心中有梦想,他愿意在新郑这方土地上演绎自己的精彩,愿意让自己厚德载物的精神带富一方百姓,一棵棵树木、一个个果园都成了他“化茧成蝶”的创意载体。

如今,已65岁的毛升明仍然在书桌前潜心研究,在果园中观察、试验,依然在苦苦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演绎一个又一个果园传奇,希望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