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文 丁友明 图)“金秋十月艳阳天,‘三走进’郑州细体验。”昨日上午,来自登封市的老干部们齐聚郑州,参观生态廊道、森林公园和新型社区,感受郑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
景美心畅拍照忙
早上7时50分,老干部们准时在中原西路富民路口集合。道路两旁的生态廊道,树正绿,花正艳,在朝阳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发车时间还没到,就有不少人忙不迭地拍照留念。“记得把后面的绿树红花都照进去。”“还有后面红色的路面。”老干部曹凤琴拉着姐妹合影留念,不停地给拿着照相机的胡银坦老人指点。她说,好长时间没来郑州了,终于见到了生态廊道,果然名不虚传。站在廊道里,呼吸着新鲜空气,整个人都变得清爽起来。发车后,曹凤琴恋恋不舍,用手中的相机透过车窗拍照,她说,要把生态廊道多往相机里装点,好拿回去给老姐妹们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加“三走进三郑州”主题活动的老干部中,有一支“嵩山文化宣传队”,他们专门穿了自己的“队服”大红色唐装。走在文博森林公园,和翠绿的树木相映成趣,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人找他们合影留念。
呼吸着清新怡人的新鲜空气,今年81岁的老人弓寅感叹道:“郑州建设档次高、变化大,让人叹为观止。”弓老说,之前的森林公园,坑坑洼洼,就是一片荒地,摇身一变,成了郑州树木园,离城市最近的森林,而且听说郑登快速路明年就能通车了,弓老兴奋地说,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带家人一起来转转。
李松坤退休前当过10年的登封市副市长,主抓城建工作,看到华南城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他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行大规划、大建设、大绿化,符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了把森林引向城市,把园林引向街道,把花卉引向庭院,真正使城市建设达到了标准化,人民生活达到了现代化。”
李松坤说,华南城不但改善了城市面貌,让人民群众有了安居乐业的条件,也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平台,使新郑可以摆脱过去以农为业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交通流通大组合,城镇农民大安居,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好局面。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