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庭农场的“五化”特色
对中原文化资源“品牌化”发展的思考
如何经营好“家庭农场”?
中国经济还有一片绿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经济还有一片绿地

赵海均

聚焦农业现代化

专家

观点

农业现代化包括什么?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生产过程机械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3)增长方式集约化。(4)经营循环市场化。(5)生产组织社会化。(6)生产绩效高优化。(7)劳动者智能化。

星期天,去看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农业示范园。示范园规划占地1000余亩,由台湾商人投建,预计投资4000多万元,平均每亩约在4万元。

农业示范园主要搞养殖,有野鸡、梅花鹿、鸵鸟等等,还有蔬菜种植,有瓜果、青菜、白菜以及芽菜等等,并且全部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另外还有采摘区,主要是果树采摘以及蔬菜采摘,种植的有西瓜、香瓜等等,果树采摘主要有柿子、梨等。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引进的都是新品种,据说一个梨可以长到四五斤,西瓜每棵一果大概有五六斤重。

农业示范园采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料,另外养殖的肥料可以去种植苜蓿,苜蓿又可以去喂养,饲养所用的肥料还可以用来种植蔬菜和水果。显然还是一个循环农业。

农业示范园为了方便还采取了庄园形式,在每一大栋蔬菜大棚前面建有七八十平方米的别墅,可供一家人居住,另外还采取观光采摘的形式。农业示范园预计每亩的投资在四万元左右,每年每亩收益约在一万元以上,估计平均至少在七八千元以上。农业示范园采取一边建设一边种植和饲养的方式,效率比较高,所种植的无论是蔬菜还是瓜果生产周期都比较短。比如说市场上所卖的青菜,每斤大概1~2元,每个生产周期仅有20天左右,每次每亩可收集三四千斤。每一采摘期每亩可有几千块收益。另外农业示范园还修筑了水系,种莲藕、养鱼等。据介绍,他们的一期完成以后,第二期还要进一步扩大,并且把附近的农村都集中起来,撤村建镇,扩大土地应用。这样做既解决了土地供应问题,又解决了劳动力问题,附近的农民有不少可以到这里上班。虽然,这个农业示范园还在建设期,但是依据笔者多年的实业经验当有不错的效益。

中国古代发达是因为农业发达,中国近代落后是因为工业落后。所以这几十年来中国人都致力于工业的发展,然而工业的过渡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目前,中国有许多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低下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当前有许多地方产能过剩,那么如何消化产能过剩。整合原有的产业非常重要,在整合原有过剩产业的同时也会有富余人员,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也会使很多人进入城市,但是生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个方面造成了城市的极端拥挤,城市政府建造了大量的鬼城。为了扩大城市设施,也造成了城市规模越来越大,问题出现越来越多的现象。城市化的本身并不是把农村都变成城市,也不是让人都从农村集中到城市。随着交通的发达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逆城市化是一条必然的道路,这一点同样为西方社会所证明。那么,在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城镇化是一条极好的出路,而解决城镇生存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投资,特别是对高效农业的投资,以及城镇化的建设是极好的措施。

按照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目前城市化率大约在53%左右,城市化的上限应该在78%左右。因此在中国经济工业下滑,城市化出现许多危机的情况下,走当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一片绿地。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做好认真规划,特别是对于农业示范效果要做好规划,避免中国目前城市盲目发展所出现的问题。第二改革土地政策,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承包等有关政策,要方便高效农业以及城镇化的发展。第三要培育人才,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基层人才的培育,特别是农村村镇长,以及农村示范高效农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育,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最后是资金,中国不缺资金,大量闲置的资金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向而闲置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高效农业并不是暴利行业,但可以获得长期较高的效益。关键是规划好要政策对路!

传统农业支撑着人民几百年几千年的发展,然而新兴农业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片正待开发的“荒地”,投资五万亿搞新农村、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要比投资几十万亿把城市搞成鬼城、死城、堵城、淹城好得多。如果是加强这方面的规划、示范和引导,它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片绿地!

(作者为北大、清华客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