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清理文物保护标志牌
丹尼斯将入驻登封中天广场
城关镇用“说事议事”解难事
巩义地税实现小税种大增长
告成镇举行“为民办实事”网格赛
新郑退耕还林9.11万亩
中牟开展特色商业街区改造
新密尖山组织
森林防火演练
抗旱减灾保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旱减灾保民生

巩义投入273万元抗旱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今年1月至9月份,巩义旱情严重。日前,记者从巩义市了解到,为了提高防旱抗旱能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巩义再拿出抗旱补助经费70万元,用于易旱地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费用补助,截至目前,巩义各级投入抗旱资金已达273万元。

据统计,由于干旱,巩义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1270公顷,因旱少种面积2700公顷, 8.7万多人和1.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尤其是巩义南部山区、北部丘陵区和东部山区农作物受灾严重,人畜吃水发生困难。巩义拿出抗旱补助经费70万元,用于易旱地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费用补助。并利用抗旱专项经费为旱灾较重的地区采购了水泵、输水管道等抗旱物资。市抗旱服务队积极组织送水,向下分发、转借抗旱物资及机具设备等。

据统计,目前巩义累计出动抗旱服务组织6次,投入抗旱人员1200人,机电井229眼,泵站9处,水库2座,机动抗旱设备159台,机动运水车辆95台次,抗旱用电124万度,抗旱用油17.5吨,各级投入抗旱资金273万元。

把水送到

每个干旱村

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高丽 文/图)“俺村靠下雨吃水,今年一直没下雨,院里的集雨水窖眼看要干了。”10月25日,在人畜饮水困难的荥阳市南部山区崔庙镇六道口村,当一车车水送来时,早已提着水桶端着盆子焦急等在村口的群众,高兴地围拢上来(如图)。

今年春天以来,荥阳全市累计降雨量为341.5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238.2毫米。由于降雨偏少,温度偏高,全市因干旱饮水困难人口3.83万人,10余万亩农田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荥阳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市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旱情,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全市48个市直单位对口分包48个出现饮水困难的行政村。针对抗旱种麦实际困难,农口专家深入田间技术指导,水务部门发挥现有水利设施抗旱作用,组织灌区开闸放水。并加快应急水源工程施工进度,确保早日发挥效益。至目前,全市共开闸放水900余万立方米,浇地5万余亩。全市累计向分包村帮扶资金53442元,出动机动运水车71辆,送水800多车,矿泉水60箱,解决2.78万人生活用水需要。

范家门的270座水窖

本报记者 朱 华 通讯员 靳 英

范家门,位于登封市东北部20公里处的大山之中,全村700多人,海拔1100多米,典型的传统种植、靠天吃饭,不少人称范家门是穷山恶水。如今,范家门变了,马上就将变成美丽的花果山。

这一切的变化,缘于该村的270座集雨水窖,也缘于近两年这里的持续干旱。

昨日,记者来到登封市唐庄乡范家门村。在路的两侧,由于干旱严重,不少地方几乎寸草不生,但及至登上山坡,却发现一块块平整的土地上栽种不久的一棵棵核桃树苗长势良好,成为干涸土地上一个个美丽的点缀。而在不远处,星星点点遍布着一个个方形的砖砌平台。陪同采访的村支部书记范战标告诉记者,平台下面就是集雨水窖,每个集雨水窖大约储存雨水30吨。

在西部山区,最初建集雨水窖是解决百姓饮水困难问题。而近几年,尤其在范家门,集雨水窖则成了转变农业结构转型的一大法宝。范战标说,经过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和村委会的几年努力,全村现在已经拥有集雨水窖270座,这为全村花果山建设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在以往的范家门,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遇到风调雨顺,则一切皆大欢喜;如果遇到持续干旱尤其严重干旱,则可能颗粒无收,尽管后来不断发展集雨水窖,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传统农作物普遍需要漫灌,费时费力不说,最重要的是大量浪费宝贵的水资源,缺水的范家门浪费不起。

最近两年的持续干旱尤其今年的严重干旱,让百姓们有切肤之痛,也让村委会看在眼里:大力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于是,围绕着270座水窖的故事早已在范家门继续延伸:依托核桃种植优势,范家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依托自然条件,不断拓展杂果种植……对于果树,270座集雨水窖的威力无穷,只需点灌,省时省力,关键还省水。如今的范家门还在不断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逐步消灭集雨水窖覆盖的空白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