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莉:情系拥军路 巾帼赛须眉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今天我是环卫工”
老促会四届一次
理事会召开
新郑市摄影家协会成立
“三访”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网格化管理
树立交通新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莉:情系拥军路 巾帼赛须眉

本报记者 赵地 沈磊 通讯员 高灯明

李莉是新郑市双拥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双拥工作几年来,她把奉献当信念,把事业当舞台,把职责当追求,续写了一段爱国拥军的巾帼诗篇。

“注入真情,双拥工作才有活力”

李莉经常告诉身边的同事:“双拥办就是为驻军服务的,驻军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她深知,双拥工作是做协调军地关系的工作,工作既有政策性,也有技巧性和灵活性,只有带着真情做工作,双拥工作才能不断被军地领导理解和重视,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支持。

“真情投入,双拥工作才有活力,我要把双拥办建成战士的第二故乡。”谈起自己的工作,她如是说。平时,她经常深入部队,和官兵聚在一起谈心交心,嘘寒问暖,及时帮助驻地官兵解决生活难题。每年的“双拥活动月”、庆“八一”军民联欢晚会、春节军民联谊会、军地双拥工作座谈会等活动现场,总能看到李莉熟悉的身影,她将自己的浓浓真情厚爱都注入了部队。

“倾注心血,官兵才会倍感温暖”

全心全意为驻军官兵服务一直是她的宗旨。李莉认为,倾注心血,才能把双拥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一次走访部队过程中,当她得知驻地河南陆军预备役某部3名干部家属,随军多年一直没有就业,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协调解决工作,先后到驻地人事劳动部门12次,深入到驻地20多个相关单位做工作,经过她的努力,3名未就业随军家属最终办理了人事劳动手续,妥善安置到营区附近街道工作。

驻地某部队垃圾处理一直是个困扰该部队多年建设发展的难题,先前做法是采取内部焚烧或填埋,但时间一长,容易污染营区环境,官兵对此意见很大。今年年初,李莉深入部队调研,发现情况后,及时向部队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并积极主动帮助联系市政相关部门,协调军地双方做工作,最后商定,由部队每月支付少量费用,地方清洁工人每日定时拖运,及时解决了部队棘手问题。

几年来,通过她的协调帮助,有14名军队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得到了落实,有20多名驻军现役干部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7名随军家属得到了妥善安置,12名随军未就业家属按照规定标准享受生活补助。在她的努力下,先后动员30多个市直单位与驻军部队结成“双拥共建对子”,及时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

“艰辛付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今年6月,新郑市迎接河南省军地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评比验收检查,当时正值李莉的孩子面临中考,她顾不上照顾孩子学习,一连两个月扑在工作岗位上,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准备各种迎检明细资料,一天好几次往返驻军部队之间,协调联系走访驻军部队,征求和收集驻军部队意见建议。连续的忙碌,使得本就有些瘦弱的她因饮食调节不好,曾经3次引发急性肠胃炎。当上级验收组对新郑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时,她的心才轻松下来。

今年,新郑市连续第6次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连续第8次被命名为“郑州市双拥模范城(县)”,在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李莉的这份艰辛付出弥足珍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莉的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驻军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肯定。她先后被郑州市评为“三八红旗手”,新郑市双拥办被郑州市委、市政府、警备区授予“拥军优属模范先进单位”。

李莉,一个柔弱的女子,凭着执着的信念,为了缔结黄帝故里那更加绚丽的“双拥花”,在军民共建、军民团结的路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编者按

近日,新郑市开展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黄帝故里人”活动,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新郑城市精神,引领全市人民进一步规范道德行为,提高思想境界,形成扶正祛邪、抑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从本期起,本报将陆续刊登部分“最美黄帝故里人”候选人的事迹,敬请读者关注。

寻找最美黄帝故里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