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看机场城市的崛起 上一版3
萧山借“机”腾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萧山借“机”腾飞
▲萧山空港新城鸟瞰图
▼由南车生产的地铁正在跑线测试
▲ 杭州保税物流中心
▲从动工到投产,杭州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仅用了11个月
▼萧山机场候机楼夜景

本报记者组 赵舒琪 赵聪聪 刘冬 刘栓阳 樊鹏飞 文/图

楼观沧海日,门对钱江潮。

萧山,素有“浙江交通枢纽”之称,境内水陆空交通发达:有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萧山国际机场、杭州湾唯一的出海码头、多条跨江通道连接钱塘江两岸,浙江省内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等,有力促进了萧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随着萧山区“空中航线”和空港经济的大力拓展——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启用和杭州保税物流中心(下称B保)的正式封关运营,不但拉近了萧山与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也促进了萧山与各地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逐步融为一体,发展壮大。

规划引领 从“建区”到“造城”转变

“随着萧山国际机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机场已不单是一个传统的旅客集散和飞机起降场所,而是要围绕机场打造成一个集乘机、购物、旅游、休闲、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航空城’。”萧山空港经济区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卢雪根介绍说,他们一直致力于如何利用机场优势发展空港经济的课题研究。如何做好这个课题?首要的就是做好规划。

由于萧山机场的居中阻隔,萧山区提出了“产业在靖江、物业在南阳、商业在砍山”的思路,推动“三区联动、产城融合”,加快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型。

根据这一思路,萧山区通过国际招标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完成概念规划、战略规划、产业规划、控规、城市设计以及村庄布点、水电路气、环境景观等专项规划21项。今年,为了加快产业集聚,萧山区又着重进行了空港物流园、快递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央企产业园等5个“园中园”的规划。

作为长三角南翼,萧山空港经济区的发展与其他区域比起来,算是起步晚、基础差的。针对这一情况,萧山区突出路网框架、突出环境景观、突出公共配套,集中财力,投资近40亿元,开展了“三纵三横”主干道路、4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小区、8个生态景观工程,以及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

为了完成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型,萧山区以城市综合体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升功能,汇集要素,做热人气。在机场西入口,引进了总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集保税商品交易展示、名品销售、酒店商住、机场候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空港国际购物公园综合体,着力打造服务整个浙江省的“省门商务区”;在机场东入口,由企业投资建设12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面向机场和整个大江东地区的商业综合体,打造“机场后花园”。

错位招商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招商引资是空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萧山区立足空港实际,确立了“注重特色错位招商、依托机场互动招商、注重效益理性招商、全程服务真诚招商、配强队伍合力招商”五大招商理念,制定出台了联动招商机制、全程服务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攻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主攻物联网、云计算、空港物流、轨道交通、航空总部等低碳、智慧、高新产业。

目前,萧山区引进了包括南车轨道车辆制造基地、南车电气设备制造基地、顺丰速运全国航空快件枢纽、圆通速递华东管理区总部、圆通速递全国航空总部、精功公务机、空港国际购物公园等10多个大项目。其中,南车项目作为浙江省政府对接央企的重大项目,自去年8月动工,只用了11个月,就实现了建成投产,为萧山空港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空港产业,对于提升萧山的空港实力,的确很重要。不过,我们不会也不能放弃自身的传统优势产业。”萧山空港经济区工作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周宜峰说,化纤、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在萧山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分量。

因此,在招引新项目的同时,萧山区按照“招外不忘内、招新不忘旧、招大不忘小、招强不忘弱”的思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工作。首先是统筹发展规划,抓住体质调整机遇,对原有的产业功能区块进行整合、统筹和提升,对符合空港产业导向、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传统优势项目,统一安排发展空间。其次是加强存量盘活,对历年“供而未用”的土地进行清理,目前已有7宗开始动工,涉及面积126.3亩;对存量厂房、仓库资源进行排查,目前已盘出存量厂房12万方。再次是推动技术改造,重点做好今年22个规上工业技改项目的协调、保障、服务工作,今年1~7月,已累计完成技改投入4.3亿元,同比增长20.3%。此外通过“退二进三”,积极为企业做好引导、牵线搭桥,目前已促成申通快递盘活华莺纺织102亩存量土地和厂房,建起了全国呼叫中心,这不仅做大了空港物流产业,而且缓解了华莺纺织的资金压力。

打造平台 向“现代服务业高地”进发

萧山最初提出发展空港经济时,其实许多人心中都没有底,也摸不着头脑。但现在,随着空港新城的崛起,B保的封关运营,空港正日益成为服务萧山经济的一个重要平台。

以前,萧山航空货运的主要货主是苏南地区的企业,萧山企业的产品航空发货量占比不到萧山机场航空货运总量的10%,这使萧山清醒地看到了经济发展的“软肋”,认识到“临近机场,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机场的优势”。

2006年,萧山大手笔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手术”,相继推动发展了浙江省汽车电子萧山基地、浙江省数控装备萧山基地、浙江省软件产业萧山基地、浙江省生物工程萧山基地、浙江省精密模具萧山基地等一批与空港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2011年B保的封关运营推动萧山空港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B保,其业务范围将辐射整个长三角,特别是为整个杭州都市经济圈的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企业在B保内可享受“境内关外”待遇。据测算,仅“保税”一项,B保每年就可为周边企业节约10多亿元的成本。

不过,建设B保不是终点。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高地为目标,以建设开放式、智能化、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为重点,萧山区以“一中心三基地五平台”为载体,全力打造服务萧山、面向全省、辐射华东的大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中心”指依托8.69平方公里空港物流园,着力打造以航空港为支撑的空港物流城。目前,空港物流园已集聚物流企业37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三基地”指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空港国际物流基地、1平方公里快递产业集聚基地和667亩大通关基地三个功能区规划。“五平台”指保税物流中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陆路口岸、进口动植物及水果制定口岸和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

“一中心三基地五平台”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现在我们还难以想象,到时每天会有多少个蓝眼睛的自然卷老外、多少双不同肤色的脚走下飞机,踏上萧山这块钱塘弄潮儿的土地。不过,在空港经济的带动下,萧山——这座充满希望的“魅力空港城、创业新天堂”正在发力起航。

记者感悟

机场会给城市带来什么?盐城人说,一条航线引来一座汽车城落户;无锡人说,机场改变生活,跬步千里,连接世界;而临近郑州、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优势,使新郑的“空港梦”正在由远及近,变为现实。

空港经济是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从而对机场周边地区的产业产生直接、间接的经济影响,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种具有现代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型产业。

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曾说过:3000米的高速公路也许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3000米的机场跑道却可以将一个地区与世界连接起来!空港经济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新郑作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加快发展空港经济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应当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战略举措来抓。

新郑提出要着力打造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配套服务区,不仅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打造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功能配套服务区要把加快发展空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结合新郑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壮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做到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同步编制、基础同步建设、产业同步构建。

要参照先进国际机场的空港经济建设,以机场为中心,努力打造以新郑机场为核心的环状空港产业经济圈,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业、临空制造业、空港服务业。

要加快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交通、能源、市政、信息等基础配套建设,不断增强区域的产业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链接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是浙江省第一空中门户。

该机场于2000年建成运营,至今已成为华东第三、全国前十、世界百强机场。2012年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为1911万人次和33.83万吨,航班起降数达16.63万架次。目前进驻杭州萧山机场的航空公司有46家,大型物流企业12家。航线通达国内外百余座城市。机场从业人员达2万人。萧山机场拥有3座航站楼和4E、4F跑道各一条,占地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

为了充分发挥机场优势,萧山规划建设了73平方公里的空港新城,涉及“五镇(街)一场”(包括靖江、南阳全部区域及义蓬、河庄、瓜沥、红山部分区域)和萧山机场,共有行政村31个、社区9个,总人口12.4万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