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市201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公告
郑州——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导读
凡人善举构筑大爱之城
“雷锋哥”善举感动绿城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
本报今起推出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礼
具茨山岩画为中华
文明起源提供新物证
河南建业笑捧
中甲冠军奖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之 十四 大型系列报道 你想了解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进程中的历史文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吗?你想知道那些穿越时空的“郑州记忆”吗?你想感受8000年裴李岗文化、5000年黄帝史诗、3600年不间断城市进程史吗?我们带你一起“重读郑州”。
登封 嵩阳书院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尚新娇 文 通讯员 王 羿 图

核心提示

无论你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郑州老居民,还是移居郑州的都市新人,你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亘古与前世了解几何?在它厚厚的古遗址下,沉积着怎样的金戈铁马、灿烂文明? 近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晚报协会2013年会长会议上,“郑州:中华民族最早文明之地”引起全国晚报总编辑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也成为会议之外热议的话题。郑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知和再次打量。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所属媒体官博、微信及全媒体集群,开设“重读郑州”栏目,以此梳理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进程中的历史文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穿越时空深处的一个个“郑州记忆”。本栏目将追溯郑州夏商周文化之绝唱,对话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仰望5000年的黄帝史诗、追寻3600年的不间断城市史……历史长河之灿若繁星。栏目将带你重读郑州、发现郑州、认识郑州,激发你热爱郑州、奉献郑州,找寻郑州人心中最软的情怀,释放郑州正能量,打开历史记忆之窗。 “重读郑州”,破译八朝古都历史宝库的层层密码。古老的城市之光,穿越风尘,照耀未来。

本栏目面向广大市民征集相关素材。你可以将精彩的故事(2000字以内)写好后直接寄给我们,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会派记者前去采访。栏目刊发文章将结集成书出版,同时我们也征集对本报已刊发过的人文地理拍成微电影(10分钟以内)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所拍微电影将在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集群播放和报道。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我们需要你的分享。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电话:67655583 邮箱:zzrbszbb@163.com QQ:15361384 微博:http://weibo.com/zzwanbao 微信:zhengzhouwanbao

“程门立雪“的典故无人不晓,其尊师重道的故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世代学子求知的寒窗。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北宋大家司马光、范仲淹也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撰写。“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嵩阳书院内高大茂盛的“将军”古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浓浓的历史沧桑感,它的存在,就是一位无声的见证者、历史的参与者。

嵩阳书院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一。千年以前,重文轻武的大宋王朝在这里建起了它的学术研究中心和学问传播中心。书院内古朴雅致的地方建筑,散发着独有的儒家学术气息。2009年,为“赓续文脉,弘扬国学”,培养国学人才,古老的嵩阳书院再次焕发青春,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

作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的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为什么嵩山地区成为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郑州文物局局长阎铁成讲述,“嵩山自古即为天下圣山,历代君王常到嵩山游幸封禅,故此有很多胸怀大志之人隐居于此,寻找接近皇权、实现终生抱负的‘终南捷径’。(下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