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市201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公告
郑州——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导读
凡人善举构筑大爱之城
“雷锋哥”善举感动绿城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
本报今起推出
农产品质量安全巡礼
具茨山岩画为中华
文明起源提供新物证
河南建业笑捧
中甲冠军奖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华社记者 霍小光 赵 超 安 蓓

35年前,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从那时起,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每届的三中全会上,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

也正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时代脚步疾速前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幕即将开启。

35年,弹指挥间,8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

35年,栉风沐雨,一路高歌奋进,改革开放,成为中华大地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冲破樊篱 伟大转折

“这速度真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35岁的卢丽今年国庆节去泰山旅游,坐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只用1个多小时就从北京到了山东。

卢丽并不知道,在她出生的1978年,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

那时的中国,慢的远不只是火车的时速。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贫困人口高达2.5亿,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下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