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台轮椅引发的爱心大接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台轮椅引发的爱心大接力
栏目组为卧床五年的李民强送来爱心轮椅。
坐在栏目组送来的轮椅上,李弯弯心情特别好。

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乔普 王战龙 文 贾俊生 图

日前,在郑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谈起了周口电视台的一档栏目,提到了栏目里一台轮椅引发的爱心传递。

两年前,周口电视台《乡村服务社》栏目播出一则新闻:辖区赵女士的婆婆生病出院后,有台闲置的轮椅想转赠给有需要的人。1台轮椅和26个需要轮椅的家庭,一场寻找最需要轮椅的人的爱心接力活动就此在周口展开。

截至今日,以电视台栏目为桥梁,已经有700多名残疾困难人士坐上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爱心轮椅。而由此延伸出的“爱心寻亲”、“帮农民卖滞销蔬菜”等一连串的爱心接力活动更让三川大地上暖意融融。

深秋时节,中原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奔赴三川大地一探究竟。

1

一名记者

和第40台轮椅

雨后初霁,深秋的三川大地,田间地膜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刚把头钻出来的蒜苗,在冷风中顽强地向上生长。

车子出周口市区,沿着文昌大道一路东行,停在了川汇区搬口办事处下李村的一处农房前。周口电视台的两名记者跳下车,把一台崭新的轮椅搬了下来。

“我们的节目前几天播出了搬口办事处李民强大爷因为身患疾病,需要轮椅的报道。今天,我们就为李大爷送来了一台轮椅。”年轻的记者詹亚琦熟练地拿起话筒开始播报。

推开虚掩的大门,迎面是一蛇皮袋的输液瓶。午后阳光铺洒在院落,屋前一张木板拼凑的小床,李民强孤零一人躺在床上。看到家里来了一群人,眯着眼朝人群的方向看了一下,吃力地摆了一下左手。

把轮椅打开,轮子固定在床尾,村民们把李民强抱上了轮椅。赵红梅迫不及待地推着老伴在小院里转起了圈。

李民强老人今年65岁,两年前中风瘫痪在床,儿子在外打工,老两口在家生活。

“五年多都没有出过院子,”赵红梅抹着眼泪说,“我一个人也搬不动。”偶尔出屋,也是在邻居的帮忙下,才从暗黑阴潮的屋子挪了出来。

“大爷,坐在新轮椅上感觉咋样?以后可以让大娘推着你出去转转。”詹亚琦拉着老人的手问,“好!”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嘴里咕哝地挤出几个并不清楚的字,伸着左手晃动了一下,“他说坐着很舒服,谢谢你们!”赵红梅翻译说。

詹亚琦清楚地记得,这是她和搭档一起送出去的第40台轮椅。

节目总制片人张频也清楚地记得,短短两年时间,周口电视台《乡村服务社》栏目已经送出去了700多台轮椅。

2

一台轮椅

和26个求助电话

周口电视台《乡村服务社》发起的轮椅捐赠活动,缘起于两年前一条求助信息。

2011年10月8日,《乡村服务社》栏目组接到商水县城关镇赵彩华的热线电话:婆婆住院期间,家人给她买了一台轮椅,现在婆婆已经康复了,只用过几次的轮椅丢掉怪可惜的,想通过栏目组寻找最需要的人,她愿意无偿捐献出去。

第二天的《乡村服务社》播出了此事,“一天接到了26条有关需要轮椅的热线电话。”张频,原周口电视台知名节目主持人,现《乡村服务社》栏目总制片人。

栏目组决定,逐一寻访来电话的轮椅需求者,从中筛选出最需要轮椅的人。这一去,大家却为难了:

淮阳县曹河乡王楼村党茂奎的妻子罹患脑瘤,负债六七万,落下了偏瘫。家中为此一贫如洗,每天照顾病床上的妻子倍感吃力。

西华县皮营乡郭楼村82岁的刘翠英,老伴去世早,女儿又自幼脑瘫,靠她照顾近50年,如今老人年岁已高,邻居打来电话希望能够有台轮椅减轻老人的负担。

太康县芝麻洼乡孔大庄村74岁的五保户孔祥安,膝下没有儿女,意外摔断了腿,平日里只能靠70多岁的老伴照顾。

商水县固墙镇高学强的儿子今年20多岁了,平时出门只能靠老高给他做的一个简易架子。老高希望有台轮椅,推着儿子在村子里到处转转。

……

只有一台轮椅,怎么办?

于是,《寻找最需要轮椅的人》的板块在每天的《乡村服务社》栏目中定时与观众见面: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报道,一个个充满期待的眼神,轮椅需求者的故事让前去采访的记者湿了眼眶,也感动着电视机前一个个充满爱心的观众。

“我最近看到了你们的报道,淮阳的那个小姑娘芳芳真可怜,我全家都哭了,我想买台轮椅给她,该怎么送过去?”

“我是淮阳豫生医院的,我们全院职工最近都在看你们的节目。大家捐了一点钱,医院又拿出来一部分,我们买了10台轮椅,通过你们栏目送给需要的人吧。”

“我在新疆工作,老家是咱周口的,听说了你们这个节目。我手头也不宽裕,这2000块钱托你们买轮椅用。”

……

3

一个寻找和一场爱心接力

《寻找最需要轮椅的人》节目在播出,爱心人士希望捐赠爱心轮椅,解决残疾、困难群众生活难题的热线也越来越多。

2011年11月6日,三川大地寒风刺骨,周口电视台院内却荡漾着暖暖的春意。《乡村服务社》34名记者和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一起,见证《乡村服务社》开播以来的第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春暖2012爱心轮椅传递活动”正式启动。

“我当时只想着能把轮椅送给需要的人,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感谢《乡村服务社》,是你们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爱心没有大小。”捐出第一台轮椅的赵彩华的发言,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2012年3月4日,春节的气息还没有散尽,《乡村服务社》记者梁振华按照电话里的线索,推开了西华县清河驿乡大朱楼村朱山林的家。

“屋内的场景真让我惊呆了。”梁振华至今记得那次采访的所有细节,“堂屋里连个桌子都没有,除了几根木棍,就剩下一张破床。床上一片狼藉,一股股恶臭呛得人喘不过气。朱山林就穿着一件军绿色的破褂子,静静地坐在床上一动不动。”

20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朱山林双腿失去行动能力,为了治病,花光了积蓄,全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我在他家的厨房里看到,那天早上一家人的早饭竟然是玉米面和麦麸在一起熬成的稀饭。”

朱山林的床边紧挨着一扇窗户,窗户是用塑料布糊起来的,在窗台上放着一块砖头压着塑料布的一脚。朱山林说,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屋里躺着,躺急了,便移开窗口边的砖头,扒开窗户,看看太阳,听听鸟叫。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一位爱心人士就给朱山林捐赠了一台价值1000元的轮椅。而当记者带着爱心轮椅再次来到朱山林家时,一家几口重重地跪在了记者的面前……

“说实话,前段日子我都下决心不活了。但是现在,我不能有这个想法。还有人想着俺,我就要好好地活下去。”一台小小的轮椅,给这个农村汉子带来的是继续生存的力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4

一次合作和一支年轻队伍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档栏目,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周口地处豫东平原,下辖8县1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千米,2012年末总人口1125万,是我省第二人口大市,也是我省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

“经过多年的经营,周口电视台四个频道凭借专业、丰富的电视节目,已经牢牢地把握住了广大农村受众。”周口广播电视台台长王海山介绍,因为电视对受众的选择上附加条件少,电视节目是周口农村消费者接触的主要大众信息传播媒体,高达90%以上的普及率,其满足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的能力也是报纸、广播、杂志难以比拟的。“农村观众非常重视电视提供的娱乐消遣,学习各种知识,了解商品信息,收视欲望特别强。”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朋友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周口市电视台通过精心设置,按照农民的收视习惯和作息时间,开始打造一个具有强烈“农”味的电视节目。

“我们的《乡村服务社》就是这样一档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节目。”王海山说。

2010年4月,周口电视台把原来一周三期的乡村栏目改版升级,打造全新的《乡村服务社》。作为周口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张频不仅是主持节目的行家,更是节目制片人。这个从小在兵团长大的姑娘凭着一股子闯劲儿,拉起了一个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队伍,挑起了这个担子。

5

一条热线和40多万公里

张频生长于城市,虽在周口电视台工作多年,但“也没啥农村生活经验,说不好听的,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也都是大学刚毕业,不事稼穑。

2010年5月,张频亲自带着年轻的记者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就是想听听农民的心里话,他们最想看啥样的农村节目?”

在农民家的炕头上、玉米地里,张频和她的队伍看到了农民的辛苦,知道了农民的需求,这些在城里长大的编辑记者理清了思路,探索一条“以深入田间地头,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实际困难”为主题的新思路。

《乡村服务社》,服务第一位。栏目提出了“乡村服务社,服务在身边”的服务宗旨,选取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信息予以报道。栏目记者有自己已经形成的品牌化名字:“维权兄弟连”和“帮忙娘子军”,有困难和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告诉他们。“维权兄弟连依法维权,帮忙娘子军一帮到底”的口号,已经深深扎根于农民心中。

“以前从来没想过,市里的电视台会为俺家里的一个小事跑一趟。”西华县红花镇农民石业民说。2010年7月26日,石业民的果树生病。晚上刚看完节目,老石就用手机打了节目的热线电话。“大伙儿都说我异想天开,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栏目组记者就带着农业技术专家到我家,对果树把脉问诊,现场解决问题。”

当农民电话里求救的一个个小事都解决了以后,他们慢慢地发现,身边有了一个有求必应的电视台:农民有啥要求,栏目就开啥板块。

刚满三岁的《乡村服务社》,已经由一开始的4个板块,增加到了20多个板块;播出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周三次,每次15分钟,增加到了现在的一天一次,每次45分钟。

三年来,《乡村服务社》一线24名记者行程40多万公里,举办大型科技、医疗、文化、教育、法律等下乡活动20余场,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1200多次,接听来电、接待来访16万人次,播出稿件1万多篇,累计制作节目时长超过3.5万分钟。

6

一个电话和8000多万斤农产品

2012年12月26日,《乡村服务社》热线8221890接到了一个电话:俺是西华县西夏镇展庄村的,俺这里种的几百亩大棚芹菜,马上就要长成了,可就是卖不出去。辛苦大半年,眼看着投资的几万块钱打水漂,老少爷们都急疯了,你们能不能给想想办法。

放下电话,记者孙小奇和苗创举迅速驱车赶往西夏镇。看到《乡村服务社》的采访车,早已等在路边的村民马上围了上来。

“因为前几年蔬菜大棚少,看到效益好,全村一下子种了300多亩,全部是芹菜。前几年种得少,菜好卖,拉到集上轻轻松松就卖完了,可这300多亩地的芹菜一块熟了,集上哪能卖完?”拨打电话的胡建设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叹气摇头。“芹菜再卖不出去,会影响到下一季的作物播种,损失更大了。”

回到栏目组,大伙商议决定,及时把信息发布出去。一方面看有没有需要芹菜的商户,另一方面联系当地菜市场和企业。当晚,一条《芹菜种出来 销路犯了愁》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

第二天,就有观众打来电话,愿意收购一部分芹菜,但是都是几百、上千斤的需求,这远远不能解决芹菜的销路问题。栏目组随即决定,联系市里最大的超市。

当天中午,超市就和栏目组取得了联系,同意收购展庄村1万斤芹菜。四天三次的采访、奔波,芹菜滞销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商水县位集镇舒寨村的西瓜、沈丘县周营乡马营村的萝卜、淮阳县葛店乡大王村的山药……《乡村服务社》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传递农产品供需信息,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联姻,三年来,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供求信息近万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8000多万斤。

7

一身汗水两脚泥换来“心贴心”

《乡村服务社》所做的,远不止这些。

2011年5月10日,商水县汤庄乡东口头村的观众给栏目组打电话,说村里的顾大爷收留了一位有精神问题流浪街头的大娘。节目播出后,大娘的儿子在电视上认出了母亲。当大娘的两个儿子跟随记者,从郸城县汲冢镇张庄村老家赶到商水,看到三年未见的母亲后,两个孩子顿时泪流满面,跪在了记者面前。

当一个个寻人启事从墙头、电线杆子上,走上了市里的电视台,也有更多的家庭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重新找到了团圆的温暖:

2011年11月28日,记者和商水县练集镇派出所民警共同努力,把在外流浪一年多的周峰送回了安徽老家。

2012年7月7日,55岁的崔涛在商水县汤庄乡位坡村被人发现,重新回到了老家。

2012年10月6日,郸城县胡集乡史庄村的史玉良老人被人在淮阳县黄集乡认了出来,年近七旬的弟弟看到哥哥平安归来,顿时老泪纵横。

2012年11月13日,王兴老人在西华县皮营乡找到了走失四个多月的老伴,把她带回了淮阳县齐老乡王庄村的老家。

……

2011年5月,“帮忙娘子军”记者张林丽、秦若涵接到热线反映:太康县朱口镇的丁民勤家庭十分困难,想寻求栏目组帮助。

当见到丁民勤老两口时,两个小姑娘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没有院墙的小院杂草丛生,院落中央的一间土坯瓦房仅有一扇没有窗框的窗户,窗户的四周满是裂缝,靠着土坯瓦房的是一间土坯和茅草搭建的厨房,墙体四面透风,屋顶的茅草上覆盖着几块塑料布。

丁民勤大爷67岁,老伴张凤真患急性脑出血,偏瘫在床,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两个女儿,先后因车祸和疾病去世。平日里丁民勤要一个人照顾老伴,还要出去打工贴补医药费。

2011年的第一场雪下了整整一天。11月30日,天终于放晴。张林丽在上班路上接到电话,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正超看到关于丁民勤事件的报道,准备前往他家去慰问。两个星期后,丁大爷住进了政府给他家盖的新房,还申请到了低保。他告诉记者,等攒点钱,他要买台小电视,这样每天在电视上都能看到关心他们的林丽和若涵。

“凡是农民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张频说,《乡村服务社》的记者们用“两脚泥、浑身汗”,换来了和老百姓的“心贴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