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玉树灾后重建全面竣工
北京:风吹霾散两重天
中央第二轮巡视全面展开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
法国两记者马里被害身亡
朝鲜海军数十名官兵殉职
郑州——
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
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郑州——

儒学走向最后的辉煌

(上接一版)北宋嵩山文坛的设立,使天下才俊趋之若鹜。在北宋存在的167年间,汴京、洛阳通往嵩山的官道上,来来往往充盈胸怀抱负之学子,既有名达天下的鸿儒大家,更有求知若渴的莘莘书生。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吕海、韩维、朱熹、李纲、晁补之、张耒、黄彦等几乎所有北宋学问名流云集嵩山,他们或为嵩阳书院讲授,或为崇福宫提督,一时间,嵩阳学界各派学说异彩纷呈,出现了自汉代儒学独尊以来所没有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论剑驳辩中,儒学迎来了自孔子、董仲舒之后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高峰——程朱理学。”

“另一个条件是,西汉以后,历经佛教传入、道教兴起,至唐宋,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这就为新儒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程教授嵩阳书院,改革传统的‘九经’,吸收已经成熟的禅学和道家思想,把‘天理’观念推到极致。”

后来朱熹又继承创新了二程新儒学,形成具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孔孟新学——理学。这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登峰造极,对此后中国一千年社会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嵩阳书院不仅成为程朱理学发源地,也因在理学人才培养、理学思想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

郑州社科联调研员窦志力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北宋时期,中国文化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效的归纳和总结。政治上,司马光著有《资治通鉴》。学问方面,文化理念归于一统,从二程到朱熹,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并充分完善,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地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