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志愿团:
我们要做城市的主人
本报记者 聂春洁 文/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水滴志愿服务团成立刚满一年,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队伍,成立之初便跨出校门,从关心弱势群体到倡导生态保护,从参与文明交通到上街义卖报纸,他们用善举温暖了社会,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初次结识小水滴,郑州畅通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记者在花园路、桐柏路多个路口见到这些忙碌的志愿者,他们手挽手组成“人墙开关”,帮助交警维护通行秩序。队长刘喜豪当时告诉记者,“人墙开关”得根据红绿灯不停地调整队形,折腾一上午真的挺累,但是参与这种活动让队员找到了归属感,“我们的成员多来自郑州以外,能为郑州发展做些奉献,让我们成了这座城市的主人翁”。
这种城市主人翁意识,鼓励着小水滴主动提供更多志愿服务。今年国庆节,小水滴走进黄河湿地宣传生态保护,但是当踏进景区后,他们迅速调整了服务内容。当时接待志愿者的景区工作人员抱怨说,景区维持秩序的人力不足,一天下来湿地被踩出好几条路。经过调整,志愿者分组守在路口,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刚开始队员们很忐忑,担心自己太年轻,游客不肯听从劝说,谁知活动开展得异常顺利。
从2012年初次参与爱织暖冬开始,关爱环卫工一直是小水滴的服务主题。夏天送饮用水,冬天送亲手织的围巾,节假日帮忙清扫路面,今年暑期他们还代表环卫工与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市容处举行座谈,反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在我们开展的所有志愿活动中,与环卫工的互动最让人感动。”小水滴志愿者、大二学生王梅说,因为开展爱织暖冬活动时,很多环卫工接过围巾时都感动得流泪,让志愿者们触动很深。“我去送围巾时,一名来自四川的老大爷说话时声音都哽咽了,说自己再辛苦都值了,还再三叮嘱我好好学习,别再为这种事耽误学习,他能照顾好自己。”王梅说,小水滴有50多名正式成员,但今年参与爱织暖冬活动的学生已有近百人,“志愿服务中,关爱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相互传递的过程,奉献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这也是我爱上志愿服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