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李松华 文/图
家住庆丰社区66岁的孙继红是一个有38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单位退休后,她主动报名当上党员志愿者,并牵头成立“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从督促居民整治楼院环境,到劝导商户改正占道经营,再到照顾、指导社区年轻志愿者,她用点点滴滴的付出,见证了社区的健康成长。
孙继红的“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是支名副其实的银龄队伍,队员最大的都已78岁。但年龄不但没阻挡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还经常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优势。“中国有敬老的传统,当我们出面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时,很少遇到当面顶撞现象,效果经常比社区工作人员还要好。”孙继红说。
庆丰社区老旧楼院虽然多,但杂物乱堆放、挤占绿地种菜现象却很少。自从孙继红当上志愿者,她经常走街串巷,谁家在空地上养鸡了,谁家毁绿地种菜了,谁家将杂物堆到楼道了,只要被她发现,她都会二话不说,敲门去做工作。孙继红说:“社区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我们的居住环境只会越来越差。”
在社区的背街小巷,突出门店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社区工作人手有限,难以实现全天候监管,店主们经常采用“游击战”,每次工作人员来劝说,就把东西搬进屋,人一走,再搬出来。自从孙继红带着她的“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揽下这活后,这招儿就不灵了。“我们都是退休老人,有的是时间,遇上这样的店主,我们就分组轮流作战,保证店门口随时有人监督,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把东西搬出来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辖区突出门店经营、占道经营现象已经明显好转。
作为社区的资深志愿者,孙继红还主动当上了年轻志愿者的“导师”。每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孙继红都会赶到现场,帮忙处理突发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做志愿活动很辛苦,细心的孙继红就成了其他志愿者的“保姆”,夏天她经常买来西瓜,用自行车推着送到活动现场,帮志愿者解渴降暑。冬天,她自费准备了暖宝宝,让志愿者拿着御寒。孙继红经常说,自从退休后,为他人服务让自己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我自豪,我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