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养老产业的朝阳如何升起
“27块牌子”
呼唤社区“减负”
高考加分瘦身 教育公平加分
冲动不该是“双11”标配
异军突起
提升敬业精神还须环境给力
做一个好干部靠什么
政府转型是为了“走好上坡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升敬业精神还须环境给力

全球员工敬业比例为13%,中国只有6%。近日,盖洛普公司公布其2011~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调查显示,即便是在高技术员工和管理者中,他们的敬业程度也很低,在8%左右。文秘和办公室员工的敬业程度最低,仅为3%。(11月8日《南方都市报》)

从调查数据上看,中国员工敬业比例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这和我们所感受到的似乎不太一样,我们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为何却说不够敬业?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重新梳理一下对敬业的认识。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中华民族历来有“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

人们之所以敬业是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调查显示,中国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在各行各业和各种教育水平中,都是一样的。比如7%的本科学历员工敬业和5%的小学教育程度以下的员工敬业,两者差不多。这就说明,敬业受行业类别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大,而和整体性环境有关。

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人才竞争的加剧,迫使很多人先就业后择业,只有保住饭碗才能谈自己喜欢的职业,成为了一种现实选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追寻自己内心的热爱却不是那么容易,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我们不得而知。当然,还有很多人在职业选择时要么求收入,要么求稳定,已经忘却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并非个人兴趣,管理缺乏激励,意见不受重视,加班常常被迫,付出与收入不符,其实是多种因素相叠加造成了中国人的不够敬业。

把工作当饭碗还是把工作当成事业,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对自己的职业抱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把饭碗当成事业,看似一念之差,却不仅是一步之遥,想让更多的人主动做出这种改变,从主观意识到客观环境,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