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入洞房”探源
为心灵种棵树
石榴篇
转瞬便是沧桑
《字字锦》
菊 花
双鹊月宫盘龙镜
lh3a110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入洞房”探源

“入洞房”探源

王吴军

“入洞房”一词及其习俗在中国民间是家喻户晓的,而且,人们现在尽管早已告别了洞穴的居所,但是,很多人依然喜欢把结婚称为“入洞房”。其实,“入洞房”一词源于郑州,而且,这个词的由来和黄帝有关。

据说,黄帝在有熊国(今郑州市的新郑境内)做了君主之后,逐渐建立起了部落联盟制度,他决心定出律令,制止群婚的习俗,立志结束人类的野蛮时代,希望能铺展开人类文明的新天地。可是,许多人听了黄帝制止群婚的律令,无法接受。因为,过惯了群婚生活,忽然要实行一夫一妻制,许多人的心里总是想不通。对于当时的黄帝来说,要想真正废除由来已久的群婚习俗,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部落联盟来说,由于群婚习俗的存在,经常发生因抢婚而引起的打斗事件,这样下去,会直接威胁到部落的安定团结与稳定发展,因此,黄帝认为,不论多么艰难,废除群婚制度也是势在必行的事。为了做好这件事,黄帝召集手下的大臣们商议,研究如何废除群婚习俗,建立一夫一妻制度。商量了好几次,也没有想出好办法。黄帝为此非常焦急。

有一次,黄帝和几个大臣到民间巡查,那时的人住的是洞穴。当黄帝来到一户人家的洞穴里发现,这家人住的是三个洞穴,当时,洞穴也叫洞房。为了防止野兽的袭击,三个洞穴被石头砌成的围墙包围着,只有一个出口可以进出。看着这样的洞穴,黄帝陷入了深思。回去以后,黄帝又召集大臣们前来议事。等大家到齐了,黄帝兴高采烈地说:“我终于有一个废除群婚的好办法了!”大臣们忙问是什么办法,黄帝说:“要想废除群婚的习俗,可以这样做。只要一男一女结成夫妻,结婚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要拜天地、拜父母,还有夫妻对拜。然后,大家饮酒庆贺,歌舞助兴,向大家宣布,两个人已经成为了夫妻,接着,把夫妻两人送进准备好的洞房里,用石头围墙把洞房围起来,只留一个出口进出,别人不许进去,吃喝由男女双方的亲人每天往里送,结婚的男女要在里面住两个月或三个月,他们在洞房里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学习生活技能。从今往后,只要是部落里那些结婚入了洞房的男女,就是正式婚配了,谁也不许抢夺他们。希望所有结婚的男女都能快乐地入洞房。”大家听了黄帝的话,认为是个好办法,就一致同意公开施行。

从此以后,群婚习俗在黄帝的部落里被废除了,一夫一妻制就开始施行了,婚姻开始走上了文明之路。人们一直习惯于把结婚称为“入洞房”,这个词以及结婚的风俗也一代代流传到了今天。

郑邑

旧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