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兵临村下》今晚收官
郑州娃亮相“春晚直通车”
全新赛季瞄准四强 河南天冠重装上阵
饥饿游戏惊喜不断
腾飞的拓荒者
三宝携新作再来绿城
《王二的长征》来了
亚预赛:
国足可能“被出线”
乌拉圭拿下最后一席
世界杯32强尘埃落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腾飞的拓荒者
——访基层教练郭红岩
宁泽涛和恩师郭红岩。 记者 唐强 摄

昨天下午,参加完全年的各项游泳赛事之后,一身帅气的小将宁泽涛利用少有的闲暇时间回到郑州——见到爱徒,启蒙教练郭红岩自然满脸喜气。

在今年的全国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宁泽涛的出现不仅让中国短池游泳异军突起,同时也让河南体育人扬眉吐气。这位郑州小伙不仅在本届全运会中收获两枚金牌,并且创造了两项新的亚洲纪录,成为亚洲新“飞鱼”。

一个成功的运动员靠的不仅是自己的拼搏与汗水,其背后的支持也是动力之源。而宁泽涛的背后,正是有着这样一位启蒙教练——郭红岩。

梦想促她走上体育路

郭红岩小时候在部队长大,因为有游泳池,所以她从小就会游泳。游泳这个项目河南开展较晚,1972年的一次比赛中郭红岩一举拿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继而被省队选中……虽然训练多年未能实现冠军梦想,但从那坚定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到,她丝毫没有为自己做的决定后悔。

郭教练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在她18岁的时候,由于运动量过大,心脏受损,长期训练下去会危害身体。于是,那段时间就开始用心地自学文化课准备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冠军梦激励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业余体校游泳教练的职业,把实现梦想的愿望放在培养下一代。现在郭教练已到退休年龄,她不忍心把这些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就这样带走,想要继续传承下去,造福下一代。因此,她准备担任辅导年轻教练员的重任,继续传帮带,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她认为这才是她所乐意享受的晚年生活。

创新选材成就“小飞鱼”

为发现和选拔优秀苗子,启蒙教练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说起宁泽涛,郭指导如是说:2000年的暑期,省体育场体校举办夏令营游泳培训班,宁泽涛从小吃饭不好又挑食、身体较弱,所以他的母亲希望找个运动项目培养一下,同时又能增强体质,改善他的饭量——于是宁泽涛投到了郭红岩的麾下。郭红岩回忆小时候的宁泽涛:“那时他清秀瘦高,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显出他的聪明劲儿,又肩宽臂长,当时看外形就知道是很好的材料。”

30多年的基层教练工作,郭指导总结出一套独到的选材方法,经过她输送的优秀运动员一批又一批,其中包括马楠,王轶(亚太锦标赛冠军)、贺倩(九届全运会铜牌)、赵懿卓,王丹(亚运会冠军)、郭志方(全国冠军赛银牌)、周宇翔(全国现代五项锦标赛冠军)以及宁泽涛(十二届全运会冠军)和李宇森(十二届全运会亚军)。

成才的关键靠基础

冠军的产生是不断发掘的过程,因此基础训练是启蒙教练在发掘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铸造冠军的基石。郭教练从事业余体校教练工作已有30多年,在基础训练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她认为一个运动员基础训练一般为期4~6年,正是运动员身心发育最迅猛的阶段,每年都有身体心理不同反应和生长变化,因此按照不同年龄阶段采用不同内容的方式方法及手段极为重要。对一个优秀的苗子来说,合理有效的训练可建立雄厚的基础,不合理的训练、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则会使苗子早衰,所以在基础训练上郭教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及“稳、准、灵”的训练原则。她的思路是:不以成绩为目标,而以促进正常生长、抓好技术和水感、建立自身优势特点为目的进行训练。

省体育场体校是明星的摇篮,从这里走出过孙甜甜、郭耘非、黄庚、王丹、唐好辰、宁泽涛等一大批蜚声国内外的河南籍骁将。如今省体育场体校已经着重将游泳、篮球等项目设为重点,同时把羽毛球、跆拳道、足球等群众普及项目列入长远发展规划。谈到朝夕相处几十年的省体育场训练基地,已经年过半百的郭教练激动地说:“是体育场培养了我,她成就了我的梦想,体育场是一块天时地利人和的风水宝地,既出优秀的运动员又出优秀的教练员,这里一定还会打造出一个黄金的奥运人才基地。” 本报记者 刘超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