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冒充执法人员 电信诈骗升级
分析教育资源布局
选址优先热点区域
专项行动集中整治
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
我市启动空气污染
人群健康影响监测
我省高校毕业生
就业招聘会举行
1123停电
1123国土
1123保险
1123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冒充执法人员 电信诈骗升级
警方提醒:不听 不信 不转

本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王洪岩

“我是市公安局民警,你因涉嫌一起刑事犯罪案件,需将名下财产汇到指定账号进行审查。”近来不少市民接到类似电话,对方自称公检法等执法人员,要求当事人将钱财汇到“安全账户”。警方提醒,这是电信诈骗“升级版”,切勿轻信。

6月16日,60多岁的郑州市民袁某在家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好,我是郑州市公安局的,河北保定市公安局刚打掉了一个犯罪团伙,民警从犯罪分子的窝点搜查出了你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这张银行卡涉嫌洗黑钱。”对方说。

在听到袁某从没有去过河北的解释后,对方表示可能是她的身份证被冒用了,让她赶紧跟保定市公安局说明情况。

10分钟后,一个0312-3071110的号码打来电话,电话中所谓的“公安民警”让袁某把所有的钱都汇到他们指定的所谓的“安全账号”上进行审查,以证明其清白,还警告袁某为了配合调查,不能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惊慌失措中,袁某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共向“指定账号”汇去了100多万元。

近期, 类似上述案件的“升级版”电信诈骗案件即冒充公安人员实施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少无辜群众受骗。

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免受财产损失?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打击侵财犯罪大队大队长吕传平说,目前电话诈骗态势依旧猖獗,且在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为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往往利用违法软件设置虚拟号码,和执法部门电话极其相似,难以辨认。而公安机关调查任何涉案当事人都会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不会在电话里告知,警方也从来没有安全账号,更不会让群众往账号里转账。

遇到电信诈骗案件怎么办?警方提醒,市民切不可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及网上信息,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如担心自己是否涉及相关案件,可直接拨打当地110报警咨询电话或到公安机关查询。

相关链接

常见电信诈骗手法

1.通过网络交友、相亲网站,编造虚假身份信息,广泛结识好友,在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再借机以遇到困难,急需用钱为由向对方寻求资助,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

2.冒充执法人员拨打当事人电话,称涉嫌某重大案件,需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到指定账户,执法部门将对该资金进行保护,以证明当事人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3.犯罪分子通过向QQ、MSN、邮箱、电话、短信等向当事人发送中奖信息,再以需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相关费用为由骗取钱财。

4.用网络聊天工具或电话告知当事人,虚构绑架事实,称其亲属、子女、朋友涉嫌违法或发生意外,需用大量现金进行救助,当事人往往因处于紧张状态而上当受骗。

5.犯罪分子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支付交易平台,让客户登录,以达到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的目的。因此类网页看似与正规网站无异,如果市民不加求证,就相信提醒短信进行操作,卡内的钱会被瞬间抽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