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4载军旅奉献 铮铮铁骨动人间
《四个坚持》决不能动摇
深化职工之家建设
表彰先进单位个人
六所名校启动
“自强计划”选拔
北大招30名
艺术特长生
专项检查农民工
工资支付情况
华润确保今冬
明春平稳供气
郑州“片医”图片
京城展风采
myb3b10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4载军旅奉献 铮铮铁骨动人间
——追记因公牺牲的武警河南总队后勤部原副部长苗祥军

本报记者 陈思 张乔普 李娜 通讯员 周勇 张韬

43岁的团级干部,正当壮年、风华正茂,然而,他却猝然倒下,倒在了为之倾洒心血和汗水的黄河岸边,倒在了一生为之奋斗的部队后勤事业上——

因为他的努力,黄河岸边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林果苗木郁郁葱葱,禽满圈、鱼满塘、果满枝、菜满地,部队自力更生建设的农副业基地得到武警总部首长赞赏。因为他,部队处突演习后勤保障一丝不苟,第七届农运会安保后勤保障严丝合缝。

他,就是河南“人民好卫士”、武警河南总队后勤部原副部长苗祥军。

2013年10月18日,苗祥军在总队现代化农副业基地蹲点帮建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用24年的军旅使命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忠诚誓言。

他倒在农副业建设工地

山东枣庄,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铁道游击队打得侵略者闻风丧胆,血战台儿庄的历史至今依然激荡人心。童年的苗祥军,就是听着家乡的这些红色故事度过的。1989年3月,他告别老区迈入绿色警营。

带着农村孩子的朴实劲儿,刚进部队没多久,19岁的苗祥军就主动揽下了许多活:帮战友洗衣服、洗被套、缝补衣服……年轻的苗祥军被武警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荣立过二等功,受到过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8年,苗祥军来到了武警河南总队后勤部。从此,这个一直把战友冷暖放在心上的沂蒙汉子,一头扎进了战友们衣食住行的服务保障上。

今年6月,调任后勤部副部长不久的苗祥军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到总队农副业基地黄河桥分场蹲点帮建。

1800多亩的现代化农副业生产基地,建成之后既可保障供应部队官兵、增加生产效益,又可为地方提供优良品种。可是,基地现代化建设刚刚提上日程,各项工程都处在起步阶段。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每天都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从来没有过上一个完整的节假日。铺路、供水、灌溉等任务重,苗祥军就带领官兵白天黑夜连轴转。平场地、铺石子、灌水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一项工作他都带着大家干;引水、架电、打垄、播种,急性子的他经常脚起泡、嘴生疮,他却从不放在心上。

年轻的战士周金阳一直记得今年夏天忙碌的一个通宵: 7月的一天深夜,黄河岸边雷电交加,接着就是倾盆大雨,不到半个小时,十几亩菜地被灌了个满塘。眼看几个月的辛劳即将付诸东流,刚躺上床的苗祥军连夜召集官兵进行挖沟排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力抢险,菜地保住了,大伙儿却都淋成了落汤鸡。苗祥军嘱咐官兵回去休息,自己却又冒雨把整个基地巡查了一遍,确认无事之后,才拖着湿漉漉的身子回到宿舍。

如今的黄河岸边,总队现代化农副业基地道路水电管网已经完备,培训中心、温控大棚拔地而起,池塘里鱼翻腾,鸡舍里蛋满筐,一垄垄蔬菜长势喜人,一头头生猪膘肥体壮……总队的战友们吃上了基地新鲜的蔬菜瓜果,每天都有鱼禽蛋奶供应,却再也看不到苗祥军忙碌的身影。

对战友他事无巨细

对工作尽力、对战友关心、对人生负责,都为他赢得了更多的爱戴。

“他简直是个工作狂,干起活来不要命。”军需助理员司东波永远不会忘记在南阳农运会安保中和苗祥军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

2012年9月,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南阳举行,总队3000多名官兵担负安保任务,苗祥军负责现场官兵的后勤保障工作。

如何确保每名执勤官兵吃饱、住好,是苗祥军心中的头等大事。为把军需保障工作做实做细,他带领后勤保障人员提前深入现场召开座谈会,与驻地学校领导协调食宿场所,在军需供应站设立联络办公室,实行定点采购、集中配送、定向保障,确保给养物资全方位、不间断优质供应。

9月的南阳,天气炎热,参战官兵体力消耗大。苗祥军就要求加大高能量、高热量食品配送比例,充分利用自行式炊事车、野战给养单元灵活组织热食供应。他还安排卫勤保障人员深入执勤一线,为官兵发放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常用药。

在他的带领下,所有任务部队全部实现了有房住、有电用、有水喝、能洗澡、能就医的目标,整个农运会保障工作受到了部队领导的肯定和官兵的一致好评。而在近半个月的农运会安保中,他却整整瘦了10斤。

不让别人戳咱脊梁骨

对于苗祥军来说,承担着全总队大宗物资采购、军粮供应及经费核销等任务,手中的权力非同一般。可是,他们一家三口依然挤在5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中也没有什么名贵的家具电器……苗祥军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管好每一笔账,把好每一道关,办好每一件事,把每一分钱用在改善官兵生活质量上。”

2012年9月,总队组织直属单位家具采购招投标,闻讯的企业老板们挤破脑袋往里钻,苗祥军却只一个“不”字回绝:送钱我不要,请客我不到,甚至还给追到办公室的人上起了教育课:“与其挖空心思搞公关,不如把好质量关。”

苗祥军的远房亲戚在山东老家做工程,听说他在部队管后勤,手上有不少项目,今年4月高高兴兴从老家找上门想包点工程干干。

这个时候,苗祥军刚刚开始负责总队农副业基地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可是当亲戚找到苗祥军后,话还没说完就被他打断了:“我不能做违反部队规定的事,让别人戳咱的脊梁骨!”

虽然管钱管物是“铁石心肠”,可在家乡父老心中,他不仅热心助人,还有着极高的威望。老家在沂蒙革命老区,比较贫穷落后,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现役武警警官,他对家乡教育事业、帮助特别困难家庭、资助面临失学儿童,从不吝啬。虽然工资不高,但他入伍20多年以来,先后捐款2万余元、赠送图书600多册、捐赠衣物200余套。

铮铮铁骨浩气长存

农副业基地战士周金阳一直忘不了10月17日那天:苗祥军又带着大家挖沟引水,在基地里忙碌了一天,“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夜里休息的时候,同屋的吕玉涛却发现了苗祥军的不对劲:“苗部长说身体不舒服,让我们扶他休息。”

18日凌晨3时40分,苗祥军感到明显不适。吕玉涛和战友们立即把苗祥军抬到车子上,一边拨打120,一边向总队医院护送。

得知苗祥军住院了,河南总队司令员沈涛、政委徐元鸿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生命。河南总队后勤部部长王纪祥组织总队医院及省市专家全力救治,苗祥军还是因为病情危重,于13时26分,永远停止了呼吸。

听到这个噩耗,妻子任燕瘫坐在地上。她说,最后一次见苗祥军,还是在10月13日的晚上。“那晚他回到家里,就吃了一碗方便面,第二天就又回到部队了。”

说着说着,任燕就忍不住落泪。其实就在月初,总队组织体检时就发现苗祥军的血管中有血斑,虽然总队领导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却一推再推:“等忙完这段再去也不迟。”

但是,这一次真的迟了。任燕说:“医生给他开了药,他还没来得及去拿。”

前一晚睡得早,早上6点多就起床上学,16岁的儿子壮壮竟然连爸爸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这个刚上高一的孩子,虽然从来没有被爸爸接送过,却一直把爸爸当作心中的偶像:“高中毕业了,我要考军校,也要像爸爸一样当个军人,当个雷锋式的好军人。”

就是这样一个严厉又可爱的人,这样一个认真又憨厚的人,却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敬他、爱他,甚至有些怕他的战友们,离开了为他付出了半辈子的妻子,还有他正读高中的孩子……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军人生来为奉献。苗祥军的躯体虽然倒下,但无私奉献的铮铮铁骨必将挺立世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