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条例》明年起实施
吴春忠先进事迹
报告会在郑举行
小微企业贡献五成GDP
我市探讨金融支持之策
郑州地铁建设极具前瞻性
郑州地铁1号线通信系统全球领先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长效机制持续深化规范提升
坚定信心 明确定位 突出重点 加大力度
积极营造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氛围和环境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明年1月16日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地铁eLTE宽带移动通信平台在我市首发
郑州地铁1号线通信系统全球领先
地铁1号线全球领先的4G通信新技术,可实现车厢内画面语音实时流畅传输。 本报记者 宋 晔 摄

本报讯(记者 黄永东)快速移动的地铁列车和地面之间的大流量无线通信顺畅连接问题(简称“车地”无线通信)在全球地铁系统中是一个难题,即将通车的郑州地铁1号线则有望在世界地铁“同行”中领先一步。昨日,华为公司基于郑州地铁的eLTE宽带移动通信平台全球发布仪式在我市举行。

通俗解释“车地”无线通信难题可以举个例子:郑州市民在乘坐公交车穿越桥下隧道时,会发现车载电视画面出现暂时停止或马赛克现象,那其实就是因为移动车体与地面之间的通信连接跟不上。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速度甚至超过每小时80公里,“车地”无线通信连接的困难程度远甚于公交车载电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所采用的传统通信方式由于易受干扰、带宽窄等原因,总是达不到理想效果。

我市地铁在建设中一开始就瞄准了世界最新技术。据市轨道公司总工程师夏景辉介绍,考虑到现有“车地”无线通信模式的弊端,我市于2010年率先与华为公司合作建立了新方案研发平台,由我方提出具体业务需求,华为公司负责研发具体解决方案。

经过3年多努力,郑州地铁最终在世界地铁“同行”中率先推出了当今全球领先的4G通信新技术——eLTE宽带移动通信平台。

这个通信平台不仅能满足未来“车地”之间的大流量宽带通信需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保证时速在80公里至200公里快速移动状况下的“车地”无线通信联系,并能在紧急出现超负荷大量通信需求的状态下,优先保障地铁列车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联络,从而助力行车安全。

在昨日的首发式上,市轨道公司列车员李林珂从正在试运行的一趟地铁1号线列车上与身处会场的华为公司现场负责人张顺茂之间实现了视频通话。这个细节表明,郑州地铁“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顺利实现了移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流畅画面语音传输,这也意味着在投入运营后的郑州地铁上,市民可以实时观看电视直播,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控车厢内部状况,这对提升市民乘车体验、保障市民乘车安全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另据了解,市民关心的地铁内部手机通信信号,目前暂时采用的还是传统公共移动通信技术。该系统是郑州地铁所拥有的另一套通信网络,目前相关设备已经在隧道内安装到位,预计在地铁开通试运营时开始运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