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囚徒到总统 用和平赢光明 致敬 ! 曼德拉! 生平大事记 ◆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斯凯豪萨部落的酋长家庭,曾先后就读于南非两所大学,获法学士学位。 ◆1943年创建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青年联盟。 ◆1944年放弃继承其父的酋长地位,参加非国大。 ◆1951年任非国大青年联盟主席。 ◆1953年南非当局限制他参加公众集会两年,1956年再次限制他参加政治活动5年。 ◆1962年8月被南非当局逮捕,同年11月以“颠覆罪”被判刑5年,1964年6月又被控“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1983年至1988年,多次获得为南非解放与和平自由事业作出贡献的各种勋章和奖金。著有《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争取世界自由宣言》自传《漫漫自由路》等。 ◆1990年2月11日获释,3月2日当选非国大副主席。 ◆1991年7月5日,当选非国大主席。 ◆1993年10月15日,和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1994年5月9日,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后当选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任期至1999年6月。 ◆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 ◆2002年12月10日,和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南非最高国家勋章。 ◆2004年6月1日,宣布将减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开始过“隐居生活”。 ◆2005年7月1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友善大使。 ◆2009年11月10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自2010年起,将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 ◆2010年7月11日,出席南非世界杯闭幕式。这是曼德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去世,终年95岁。 南非总统祖马5日沉痛宣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5日20时50分去世,享年95岁。 祖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说,曼德拉是在约翰内斯堡的家中去世的,他“走得很安详”。他去世时,家人都在他的身边。 祖马说:“我们民主国家的创始人曼德拉离开了我们。他现在安息了,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儿子,我们的人民失去了一位父亲……这是我们最悲伤的时刻。”祖马说:“虽然我们知道这一天终将会到来,但我们仍然感到遭受了巨大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祖马宣布,南非将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全国将从12月6日起降半旗致哀,直至国葬结束。 曼德拉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如饥似渴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始于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那时,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 曼德拉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 曼德拉对中国革命的极为推崇,在他的自传《漫漫自由路》中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 他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他读到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通过这本书曼德拉对中国革命、长征、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 1990年4月,曼德拉刚刚告别牢狱生涯一个月,在纳米比亚遇到时任中国副总理吴学谦。 交谈中,曼德拉对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国新朋友说:“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曼德拉说,他在牢房里坚持看书,妻子温妮应他的要求捎来《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他如饥似渴地从头到尾认真研读,不时比较和思索南非、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和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 他告诉吴学谦:“如果从个人修养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在书中讲得句句在理,我从中受到极大激励。” 74岁高龄登长城 获得自由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曼德拉访问了不少国家,中国则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国度。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还是南非非国大主席的曼德拉访华之旅终于成行。 第一次的中国之行,曼德拉没有看到红军大渡河的铁索桥,但他圆了登万里长城的心愿。 访华期间,曼德拉受到中国的真诚接待。“杨尚昆主席举行欢迎仪式,会见并宴请了他,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并宴请了他,李鹏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外交十记》中如此写道。 积极推动与华建交 1994年5月,曼德拉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中当选南非第一名黑人总统。当选南非总统后,曼德拉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决定遵守非洲统一组织的立场,以及1971年联合国的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99年5月,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前,曼德拉终于实现了以南非国家元首的身份访华。曼德拉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说,中国对南非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我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曼德拉的三任妻子 这位反种族隔离斗士一生备受全世界人民关注和敬仰,他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却鲜为人知。曼德拉一生娶妻三次,育有5个子女。 发妻伊夫琳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东南部特兰斯凯。23岁时,为逃避包办婚姻,他逃往约翰内斯堡。在那里,他结识了第一任妻子伊夫琳·马塞。 1944年,即曼德拉加入非国大、开始政治生涯那年,他和伊夫琳在西苏卢家中首次相见。几个月后,两人结婚。 婚后头几年,伊夫琳被描述成一个“快乐的贤妻”。彼时,曼德拉在工作之余还能抽空帮忙给三个孩子洗澡,下厨做饭。 但到1954年前后,愈加忙碌的曼德拉让伊夫琳难以接受,她开始醉心于宗教,夫妻关系逐渐疏远。当曼德拉第一次入狱又获保释返家后,伊夫琳已经离去,带走了长子滕比。 1958年,曼德拉与结发14年的伊夫琳离婚。伊夫琳返回家乡特兰斯凯,开了一家小店,70多岁再次结婚,2004年去世。 “麻烦”温妮 1958年6月,曼德拉和温妮·马迪克泽拉结婚。温妮同样出生在农村,但和伊夫琳不同,她十分热心政治,也因此更为人熟知。 在和曼德拉举行婚礼后不久,她就因发表一场“煽动”演讲而被捕。曼德拉当时骄傲地“预言”:“我想,我娶了个‘麻烦’。” 温妮为曼德拉生了两个女儿。在曼德拉入狱27年当中,温妮四处为他奔走呐喊,是曼德拉1990年获释的幕后功臣之一。其间,她数次被捕入狱或遭禁,呼吁黑人为争取自由和权利“战斗到底”。 1990年,曼德拉出狱那一天,温妮握着他的手,并肩站在公众面前。而私下里,她有一个年轻情人已是“公开的秘密”。 1992年4月,两人宣布分居,4年后离婚。 柔情格拉萨 1998年7月18日,曼德拉80周岁生日当天与格拉萨·马谢尔成婚。格拉萨是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马谢尔的遗孀,比曼德拉小27岁,性格严肃、温柔。 婚后,曼德拉打趣自己跟不上格拉萨“年轻的节奏”。他在2007年3月一个纪念活动上对学生“抱怨”说:“她比我还忙。我们午餐时见一面,然后分开,直到晚饭时才能再相见。真希望我娶一个不这么忙的妻子。” 本组文图均 据新华社电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