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太龙杯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2013感动中原候选人(集体)事迹简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3感动中原候选人(集体)事迹简介

(上接6版)

13号 祝英杰,男,44岁,汉族,虞城县贾寨镇祝楼村农民

从2000年始开免费心理咨询至今,祝英杰在全国举办公益讲座100多场,是4000多位问题孩子救命恩人和200多个面临破碎家庭的救助者、近百万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老师。十几年来,祝英杰天天专职做公益,靠种5亩半地为生,还资助孤儿祝家兴、刘佳上学;又向刘老家小学捐书300套。他借钱买礼品看望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孤儿,并开办“留守儿童公益家园”。2009年至今,祝英杰骑着一辆破三轮车,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被媒体称为“三轮哥”。

今年9月,河南卫视“中国感动”栏目以《最美三轮哥祝英杰》为题播出了祝英杰的故事。节目播出后,祝英杰接到了全国各地500多个咨询、求助的电话,还有很多自愿者加入到祝英杰志愿者团队。他感慨地说:“有这么多人给我支持,我一定要一直坚持做好人好事,尽心尽力服务下去。”

祝英杰的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先后获得“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商丘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十大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14号 胡佩兰,女,98岁,汉族,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每周一到周六的上午8点,98岁的胡佩兰都会准时来到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她70岁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退下来后,坚持出诊,风雨无阻。

98岁的她,满头白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带着钢板,听力也下降了,跟她说话,要趴在耳朵上大声“喊”。尽管已近百岁高龄,她照旧从坐椅上站起来,走到检查室,再到诊室重新落座,每次站起和落座时,胡佩兰都要用双手撑着桌子的边沿,大家都很担心她。可是胡佩兰说:“我今年没有问题,干一天算一天,活一天就赚一天,要活到老学到老,多给大家做些事。”坐诊时,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回家吃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医生奶奶”,而“医生奶奶”开的药很少超过百元。

2000年,胡佩兰加入了共青团郑州市委志愿者队伍,成为郑州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从2005年开始,胡佩兰先后捐出7万多元退休金和坐诊收入,建起“希望书屋”50多个。老人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等两年,自己百岁生日的时候,再多建几个“希望书屋”。老人常讲:“只要我能动,就要为大家服务!”

15号 娜佳,女,37岁,国籍:乌克兰,常住新乡市向阳路新村

1998年,23岁的娜佳从遥远的乌克兰黑海岸边,随丈夫来到了美丽的新乡。就在新乡县小冀镇一座简约的农舍前,一对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举行了简朴而又庄重的中华婚礼。新乡善良淳朴的民风,让外国的“洋媳妇”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个家庭,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乡人。

2007年,不幸降临了这个家庭。丈夫因病去世,32岁的娜佳面对年迈的公婆和3个幼子,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毅然选择留在中国,在丈夫的创业地宁波打工,近育幼子,遥伴公婆。她对故乡的父母说,等到3个孩子都长到18岁,再考虑回乌克兰。

她一个人在宁波打工,同时照看3个年幼的孩子。每年春节,像普通的打工者一样,一家4口随春运大潮回新乡拜公婆、聚亲朋、祭祖坟,娜佳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式贤惠媳妇,尽到了一位母亲和媳妇的责任。娜佳的公婆也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出。娜佳以她的善良和坚韧,使本来几近崩溃的家庭又重新充满笑声,回到了和煦的阳光下。“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家的洋媳妇,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娜佳的公公说。在娜佳的身上,彰显了孝老爱亲的道德光芒。

16号 高云,女,50岁,汉族,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常务副院长

多年来,高云矢志教育,艰苦创业,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豫南建立了第一所新型民办本科高校,创造了“信阳速度”和“华锐奇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热忱,感动了以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为代表的大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加盟华锐学院,为学院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华锐学院呈现出校园、师资、质量和声誉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把华锐学院打造成了“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她情系学生,先后帮扶30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院长妈妈”。

与此同时,她热心公益事业,助残扶困,仅2013年,就为信阳市募集助残资金120万元,两次被信阳市政府授予“扶残助残爱心大使”荣誉称号。她向信阳市多个农村贫困中小学校捐赠近万套家具,为信阳特殊教育学校捐建多媒体教室;坚持组织校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学教师为残障人士进行身体和心理康复训练,引导他们增强战胜困难、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近年来,她还先后带领两万多名师生志愿者,到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五星乡敬老院及多个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和义务支教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17号 彭振天,男,51岁,汉族,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人

彭振天先后救助30多名失学儿童、16名残疾儿童、7位贫困母亲,帮助4户残疾人家庭渡过难关,捐款捐物数万元。他先后介绍100多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个人出资6000元为四川绵阳的孤儿唐明军在平顶山操办婚事;把父母早亡、身患重病、沦落街头的女青年范旭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照顾近3年;2001年在接山里资助学生贾小让到市区上学,途中翻进深山沟,险些丢了性命;2007年7月1日,他创办的河南省首家“雷锋网站”正式开通,在他的感召下数百名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彭振天志愿者”团队。他被社会各界誉为“当代活雷锋”、“好人彭振天”。他30年扶弱济困的事迹登上央视《讲述》栏目。

彭振天曾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身边的榜样”、“平顶山市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

18号 谢宇慧,女,18岁,汉族,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

2004年,谢宇慧的父亲谢广军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因意外从脚手架上摔下,高位截瘫,在病床上一躺就是9年。2005年,谢宇慧的母亲又查出患有肺癌,2007年4月,母亲在花费4万多元后病逝。谢宇慧兄妹从此共同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开始了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上学的生活。哥哥考上大学后,2012年8月,谢宇慧以优异成绩考入郸城一高,孝顺要强的她决定带着父亲到县城求学。

进入高中后,她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饭,侍候父亲吃过饭收拾完已将近6点,她才匆忙去学校上早读。每天中午放学回来后,她又匆匆赶到家给父亲做饭,吃完饭,她忙着洗父亲换下的衣服,打扫卫生,给父亲擦身。每逢周末,谢宇慧还变着花样为父亲改善生活,让父亲开心。在谢宇慧的精心照料下,父亲谢广军卧床9年没有得过褥疮,中华民族爱老、尊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谢宇慧先后被授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五届“河南省美德少年”、首届“感动周口”人物等荣誉称号。

19号 魏华伟,男,35岁,汉族,上蔡县芦岗乡大学生村官

1998年,魏华伟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武汉大学,成为众多学子的学习楷模;10年之后,他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放弃留在北京的机会,具有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他,主动选择到农村当了一名村官。

上蔡县文楼村辖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怎样让这里的群众摆脱贫困,是摆在魏华伟面前的一个大难题。魏华伟不断带村民出去学习,组织种植户考察外地蔬菜产业,还请来专家现场讲解。半年里,魏华伟开了29次村民会,文楼村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18户村民中,7户建起了温棚,每个温棚经济效益5万多元。就这样,全村蔬菜种植发展到500多亩。现在,文楼年年有新的致富项目落地,村民观念也在悄然转变。2010年,魏华伟在外学习时,发现种白金瓜周期短、见效快,就与武汉一家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鼓励村民试种30余亩,实现每亩增收1500元。接下来,他建菌种厂,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引进饲料厂,30多名群众就近打工。在他的带领下,穷村庄逐渐恢复生机。

在农村广阔天地挥洒青春的过程中,这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已经彻底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曾经怀疑是来镀金的,现在发现是自己人。”村民们这样评价魏华伟。

20号 平煤四矿掘进一队(集体)

该队始终把职工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创下了55年安全生产无死亡的奇迹。从队里走出3000多名职工,无一出现事故,300多个家庭幸福和美,用行动证明了“干煤矿可以不死人的道理”,成为本矿安全型区队的典型,被誉为“煤矿区队安全的传奇”。他们自主管理的经验,在集团内外2000多个区队、上万个班组推广学习。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强曾两次前往掘进一队视察指导。

建队初期,面对技术落后、设备欠缺的困难,掘进一队叫响“宁愿汗流成河,不让鲜血滴一滴”的口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千米井下,先后开掘巷道150多条,掘进进尺20多万米,创出同行业日进尺、单进尺最好水平,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一代代“掘一人”牢记 “质量是命根子”、“严把毫厘关”的安全理念,总结出了“自我传承、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五自”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严到无情、细到极致、实到苛刻”的安全文化,为煤矿区队安全管理提供了样本。原煤炭部部长张霖芝曾在四矿蹲点调研,将该队经验在全国推广。

55年来,四矿掘进一队先后荣获全煤行业先进集体、全国能源化学工会 “工人先锋号”等50多项荣誉。

21号 “一碗面温暖一座城”郑州爱心市民(集体)

“想请大家帮帮忙,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很是沮丧……只是想在西郊居住的群友要出外吃饭时,可不可以来我家餐馆吃面?餐馆位置在……我在这里拜谢了!”网友“孬蛋”发了一则求助帖,标题是“一位父亲的卑微请求:请大家帮帮我”。短短数日,这条朴实无华的帖子迅速被转发扩散。很快,“李记卤肉刀削面馆”生意开始火爆。每到用餐时间,店内的8张桌子都挤满了顾客,再后来的顾客只得在门口排队。2013年1月23日,第一波爱心涌向李刚。郑州爱心顺风车网友自发筹款逾6000元,并送去牛奶、衣服等物探望李刚。1月27日中午,郑州近30个骑友组团来吃面,一支足球红魔拉拉队出现在面馆,集体当起了“店小二”。此后,郑州爱心市民纷纷涌向“李记卤肉刀削面馆”,大家相约吃面,成为这座城里的一股风潮和暖流。爱心市民还在面馆的墙壁写了很多签名寄语,送上激励和祝福。有人画了心形图案,底下是密密麻麻的签名寄语:“郑州出爱心人”、“让爱心传递给善良的人”……

温暖涌动,大爱满城。面对素昧平生的李刚一家,郑州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无私帮助。一座城,成了一家人。无论是李刚一家还是热情无私的郑州市民,他们的善举都凸显了城市的温情,是社会正能量的源源汇聚,是人间大爱的默默表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