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井族”不要一地鸡毛
“试吃”难逃舌尖上的腐败
我们需要怎样的“理性”和“宽容”
“起跑线”之累
警惕反对浪费出现“破窗效应”
亮出传统文化这张身份证
好运人应承担
更多的社会责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警惕反对浪费出现“破窗效应”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中央要求,对铺张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坚决杜绝“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原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比如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修补,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被人打破。

杜绝“破窗效应”,健全法规制度是基础。中央“八项规定”施行以来,“三公”消费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度上升,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到会议费管理新规、贺卡节礼“禁令”,我们已编制了细密的制度“防护网”,特别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更是防止铺张浪费、杜绝“破窗效应”的一把“利剑”。

杜绝“破窗效应”,提高执行力是关键。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即使再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是一纸空文。也就是说,只要法规制度得到严格落实,人们的节约意识增强了,铺张浪费就没有“第一次”,也没有“下不为例”。提高执行力,重在始终坚持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用一把尺子量长短”,增强刚性,坚决防止和克服厚此薄彼,紧一阵、松一阵的情况出现。

杜绝“破窗效应”,搞好监督是保障。及时有效的监督是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关键。正确实施监督,能够时时刻刻让人保持足够的警醒,而不敢有任何邪念,自觉远离浪费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并把这种习惯融入自己的血脉,固化为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信念,从根本上铲除“破窗效应”赖以产生的土壤。 申国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