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古代书籍的厄运
怎样区分舰艇船
话说“小材大用”
黑水河日落 王国强 摄影
白居易钟情咏牡丹
祝福光明(国画) 李树勋
欧盟总部(国画) 高殿才
《家世》
侯寨村名的由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话说“小材大用”

陈鲁民

夸张一点说,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认为自己是“小材大用”,而至少有一半人抱怨自己是“大材小用”。但依我看,事实则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多的人“小材大用”,不胜重任,才使许多事情变得糟糕,工作不尽如人意,事业难以推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帝的“小材大用”。外国皇帝且不论,中国皇帝至少有一多半都是“小材大用”,就因为他们是先皇的后人,是“龙子龙孙”,结果阿猫阿狗都能坐上龙椅,甭管是不是人才,是大材还是小材。于是,就有了傻子皇帝司马衷,弱智皇帝刘阿斗,木匠皇帝朱由校,诗歌皇帝李煜,此外,还有儿童皇帝,卖肉皇帝,炼丹皇帝等等。在他们当政期间,往往是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积弱,贪渎横行,几乎国将不国,或者干脆国破家亡。

庸官、贪官也大多是“小材大用”。赵括的纸上谈兵,志大才疏;马谡的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是庸官的代表。贪官呢,因为官帽多是跑来、买来、骗来、混来的,与才干能力关系不大,所以,常常是局长位置,科长水平,领导位置,秘书能力,工作推不动,局面打不开,政绩乏善可陈,群众意见纷纷。当然,也不能说其一点本事也没有,吃吃喝喝,吹吹拍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贪污受贿,营私舞弊,他们还是很擅长的。但就这还老嫌自己是“大材小用”,不断跑官买官,投机钻营,当了科长还盯着处长,升了副职还念着正职。

如果说,大材小用受委屈的仅是个人,不能施展抱负一显身手,颇为遗憾。譬如凤雏庞统,本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却以貌取人,只委他一个小县令,让他郁郁不得志。幸好有了后来张飞的巡视,目睹庞统一日理完百日积案,让张飞大开眼界,赶快报与刘大哥,提拔他为副军师,才算是人尽其才。而“小材大用”,受影响的可能就是国家的兴亡,事业的兴衰,百姓的福祉。明代“木匠皇帝”明熹宗,既无治国安民之才,又无励精图治之心,是地地道道的“小材大用”,他终日醉心于锯刨砍削,对国家事不管不问,听任宦官横行,奸佞霸道,国家日渐衰亡,明朝固然最后亡在崇祯皇帝手里,其实早就败在明熹宗手里。

何以避免“小材大用”呢? 我以为可有三策,其一,选才范围越大,“小材大用”的可能性就越小。就因为皇帝的选才范围最小,所以“小材大用”者也最多,情况好时,还可以在几个兄弟中选,瘸子里拔将军,子嗣不旺时,碰着谁就是谁,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明知刘禅他扶不起来,可他也无人好选,还只得让他勉为其难。现代选才也一样,如果只在自己熟悉的秘书、部下圈子里选,就难免“近亲繁殖”,黄鼠狼生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扩大选才范围,减少清规戒律,才能真正让才堪大任的人才脱颖而出。

其二,选才出于公心,“小材大用”的人就无空子可钻。如果任人唯亲,私心作怪,以钱选官,那就只能选出一帮无才无德的马屁精、官油子,干事无能,贪贿有方。因而,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公心出发,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考察人才的才识能力,任人唯贤,才能真正选出合格人才。

其三,建立人才罢免机制,可以及时更替那些力不胜任的“小材大用”者。应该有这样一套考核筛选机制发挥作用,做到人才能上能下,胜任者留,不胜任者去,不搞人才终身制。这样,方可保证始终做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退一步说,如果您已经侥幸“小材大用”了,自己又不想急流勇退,那就赶快想办法提高水平,增强能力,尽快把自己变成“大材”才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