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抓机遇立足高端
打造薄板“中国品牌”
严打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市区公务出行将骑自行车
“百日行动”营造客运新秩序
法制宣传日 市民齐参与
“为群众多办实事是我最大心愿”
myb3c33
myb3c3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群众多办实事是我最大心愿”
——记新郑市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党支部书记王宏伟

本报记者 赵 地 通讯员 毛东升

初见王宏伟,便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因他的光头,一改之前记者印象中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形象。正如社区群众对他的调侃:“光光头、擦亮油、建社区、盖新楼。”

接触之后发现,其人不仅非常热情、随和,而且做事极其严谨、认真。群众说起他也都是直竖大拇指,赞不绝口。

“这几年宏伟为了村里的发展可真是没少操心,前段时间还住医院了,都是工作太忙累的,鸡王能有今天的发展,宏伟确实付出了很多,我们打心眼儿里都非常感谢他。”面对记者的采访,村民王建国有说不完的话,对王宏伟充满赞叹。

今年42岁的王宏伟2008年开始担任新郑市孟庄镇鸡王村村主任,2011年担任鸡王村党支部书记,今年8月份,鸡王村正式更名为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王宏伟任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党支部书记。3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拆旧房、建新家、搬新居,将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纯农业村,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使群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如今我们住的是楼房,用的是天然气,生活既舒适又方便。真没想到还能过上这种城里人的生活。”在孟庄镇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片区,提起这里的变化,村民王德才自豪地告诉记者。而这一切,几年前对王德才来说是怎么也想不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里饱含着党支部书记王宏伟太多的心血。

在社区建设之初,王宏伟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建设社区,建设什么样的社区,规划、土地、建设等这些问题让他这个村里的“土干部”头疼脑晕。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政策,并带领村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到新乡、荥阳等地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开拓了干部的思想,统一了群众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打消群众顾虑,他带领“三委”干部,对社区建设前村民基本生活情况与社区建成入住后村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统计测算,通过“六对比”,即比资产、比收入、比配套、比就业、比保障、比管理,让群众看到建设新社区带来的新变化、新生活、新发展。

拆迁是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面对诸多难题,他带领村“三委”班子,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参谋作用。带头做群众工作,带头拆迁,第一个签下拆迁协议书,打消了群众的种种顾虑;对暂时不理解的群众多次上门做工作,常常和村民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并制作民意调查表,挨家挨户收集民意,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最终实现了人性化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

在分房过程中,王宏伟带领村组干部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定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合理的分房模式,分两批对群众分房,所有房屋按楼层分为1234层、567层两个选段,要求首次抽签抽到1234层的群众,二次分房时只能抽取567层,而首次抽签抽到567层的群众,第二次抽签时只能抽1234层的房子,确保群众都能分到满意的房屋,住进自己跟“城里人”一样的家。而王宏伟自己却是在大家都选完后才选房,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全部入住新社区后,王宏伟采取现代化社区管理模式,成立了梧桐社区管理有限公司,将集体门面房和剩余土地由公司进行统一管理,收益用于支付群众的物业管理费用和社区居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公共事务的花费;并积极与六盛钢材公司和东鑫钢构公司等周边企业沟通,以社区为单位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255人,带动创业100多人,并吸引外来人口就业1.5万余人,为“40、50”人员安排公益性岗位26个。

三年的倾心付出,他与“三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一起,打造出了鸡王村发展的新景象,从群众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不足2.5万元,集体资产为零,到现在的人均面积60平方米,其中,居住用房50平方米,商业用房10平方米,人均固定资产达到25万元。同时,还预留有10%的商业房共9000多平方米作为集体资产,增加集体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实现了个人和集体资产双壮大。

面对这些成绩,王宏伟很淡然:“我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能为群众多办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句看似平淡的话,却道出了一个心中时刻装着2000多群众、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为民情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