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点亮微心愿温暖居民心
可爱“大熊猫”
腹中装满爱
居民自治
乱小区变成文明院
家门口上“大学”
残疾老人
义务修车“找乐子”
34年的孝心坚守
人大代表接待日里送温暖
“一站式”服务出口退税
首届人民满意公务员评选揭晓
依托项目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门口上“大学”

家门口上“大学”

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曹蓓 杨茜

“以前是我们求居民来学习,现在居民争先恐后来听课。居民说,这是在家门口上‘大学’啊!”昨日,记者在管城回族区城东路办事处商城东里社区采访,社区主任赵华感叹,“科普大学进社区,给居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

商城东里社区科普大学分校是我市首批挂牌的科普大学分校之一。科普大学分校成立以来成绩斐然,连续5年获得郑州市科协授予的“科普大学优秀分校”、“市级科普大学示范点”荣誉,商城东里社区2009年获河南省科协“科普示范社区”称号。

“当年听说办科普大学,我第一个报名。”72岁的郝大妈诉说自己的感受,“退休后体重增加了,身体变弱了,心情越来越糟。听说有个社区科普大学,就盼着啥时候能办到家门口,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实现了!”

社区科普大学由市科协与社区联办,社区提供教室、教具并组织学员,市科协选派讲师定期授课,课程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商城东里社区科普大学分校2008年开课之初,经百般动员,来听课的学员不到10人。随着社区科普大学课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名气越来越大,听课的居民也越来越多,现已发展到固定学员60多人,流动学员不下百人,还不得不向临近社区分流学员。

赵华介绍,社区科普大学涌现出许多优秀学员。杜丽芬和王亚轩先后参加郑州市科普大学征文和演讲比赛,分获二等奖;郝秀芝自创的《科学养生三句半》在社区科普大学广泛流传;学员自发组织的科普大学锣鼓队先后在市、区两级比赛中获奖。

商城东里社区居民反映,通过社区科普大学学习,社区居民讲科学的多了,讲文明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惹是生非的少了,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