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条例
上海交大“致远计划”选拔尖子生
南方科技大学明年拟在豫招50人
明年起办理退休无需行政审批
一个老人的老年之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老人的老年之家

本报记者 李晓光

时近岁末,裹着厚厚棉衣的乔庆和在院子里“倒腾”几个小板凳:“整整还能用。”已经70岁的乔庆和这14年来坚持做着一件事情:把自己的家变成大家共同的家。

1999年7月,乔庆和从登封市唐庄乡政府退休回到老家南坡村,他看到一些留守老人异常孤独,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把自家的宅院建成“老年之家”。

他请来工匠,改造自家上房。粉刷了墙壁,吊了顶,铺了地板砖,买了桌子、凳子,购置彩电、影碟机、功放机、音响,装上空调,活动室就建成了。

来的人多了,“家”还得扩容。他硬化了院子地面,四周挨墙砌成了50厘米高的长凳,怕脏了衣服,周边还贴上了瓷片。后来,又相继购进100多个方凳,人多的时候,上房、两边厢房和院内都是人;院中栽有乘凉树,即便夏天也不热。

农历每月逢九日,乔庆和提供简单午餐,邀请周边村庄的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聚在一起,或自娱自乐,或观看表演,或举办健康讲座或听敬老助老报告。

周边的老人们热爱自己的“家”,许多老人不顾寒暑雨雪,每月三次步行到“老年之家”参加活动。在这里,空巢者得到慰藉,孤寡者得到欢乐,生活难以自理者也找回了尊严,“老年之家”已成为周边乡镇、县市老人的精神家园。

十几年来,“老年之家”举办了500场各类活动,参加的老人也从当初的20人增加到200多人。为此,乔庆和花光了退休工资,卖掉15头牛、50棵树,花费16万元。尽管已年届古稀、多病缠身,乔庆和仍坚持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乔家厢房里,光是给老人备用的碗筷就有三大筐。

从2000年开始,除了有针对性地增加保健知识讲座外,老乔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健康之星”,他称之为开“大会”。今年8月开大会的时候,来自巩义、新密和登封本地的老人足有300多人。

近年来,乔庆和被授予郑州市文明市民称号,并以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荣登2012年“中国好人榜”。

乔庆和说:“办老人之家,是咱自己想干的事,不能老想着别人帮助。”他没有过多考虑“老人之家”的未来,“直到干不动为止,我不会放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