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遗失
声明
关于新郑市第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暨
第一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入选作品公示公告
“我想一辈子都做好事”
新郑推出首批
162套人才公租房
新郑举行石油天然气管道
泄漏爆燃应急救援演练
城乡环境卫生集中
整治活动讲评会召开
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想一辈子都做好事”
——对话陈留库

本报记者 尹春灵

“陈大爷,这么冷的天,你骑着车出去干啥啊?”近日,我见到新郑市退休干部陈留库时,他正推着自行车“蓄势待发”。冬日的天气虎起个脸,阴沉沉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脸。

“小尹啊,我想去后端湾村转转,看看有没有需要解决的事情。”真没想到,上次我和他偶然的一次谈话,他竟然记住我了。他高兴地说着,白腾腾的热气从他的嘴里跑出来。

“你去那儿干啥啊?”我还是有点疑惑。

“前年,那里的群众推荐我担任他们村的村务督导员。这不,我想去瞧瞧。”他说着扶了扶头上的帽子。

哦,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后端湾村,我知道,我的大脑飞快地转动起来。之前,他在那里工作了好多年,经常到百姓家中了解情况,搞活经济,使村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转眼间,今年他已经75岁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那里的群众还是忘不了你。”我说道。

“我感觉那句话说得真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是我们做到了,群众肯定忘不了。”陈留库说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的经验,“多到村里转转,帮群众解决一些问题。我是退休干部,只要还能发挥余热,就会尽力而为。前段时间,我在新郑新区弓刘庄村和群众谈话时,了解到了他们的困难,及时帮助了他们。”

“嗯,这事我也听说了。”确实是,前几天我去那个村里采访时,在一个闲置的厂房里面听到了一段谈话:“还是老陈好啊,共产党员就是不一样。”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话音刚落,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又接上了:“我听说有人想租他的厂房,一年给20万,他都没有答应,却让我们住到这里。”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弓刘庄村的房屋拆迁了,陈留库知道后,就主动地把厂房腾出来,还说:有谁想住在这里,就住在这里;想把东西搬来就搬来。就他这一句话,迎来了该村老老少少几百口村民在这里生活。

我把思绪拉回现实:“大爷,当时不是有人说给你20万租金租你的厂房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妞,你说是一个人重要还是几百口人重要?你想想天气这么冷,要是群众没地方住,那心里是啥滋味。群众的冷暖才是最重要的。你不知道我现在看到群众在那儿生活得很好,听到他们说‘老陈啊,真是大好人’,我心里多高兴。”陈留库动情地说着,眼角有点湿润,“之前,厂房外面我种了一些杨树,我还对村民说‘要是杨树碍事了,你们就把它拔出来,别让它给生活带来不便。’我想尽我所能给群众提供点帮助。”

“噢,杨树,我记得你不是种了很多吗?”我想起2010年时,陈留库承包了11亩地,花费了几万元钱,种了4万多棵杨树苗。不知道现在长得咋样啦。

“我捐了。”陈留库一脸淡然。

“捐了?”我很诧异,又好奇地问,“捐到哪里了?”

“捐给咱市林业局了。我也没精力管理那么多树,就想让林业局把这些树苗栽种在合适的地方,也算是给咱市绿化事业做点贡献吧。”

“4万多棵,你全捐了?”我想象着每年夏天,绿色从郁郁葱葱的树叶上倾泻下来,映在人们的笑脸上。那恣意的绿,亮亮的,不光养眼,还能折射出日益变好的人居环境。“有没有人说你傻啊?”我禁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有啊,咋会没?说这说那肯定有。说就说吧,我认为对的,不管别人说啥,我就坚持去做。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和每一个百姓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责任。能为社会做点好事,我就积极做点。你说对不对啊,小尹?”他说得确实在理,我咋能说不对?

“我听说你退休后,一直在做好事,你认为做好事能给你带来什么?”

“就是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想一辈子都做好事。其实,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涓涓之水才能汇成大海。要是更多的党员、更多的退休干部都行动起来,社会肯定会变得更好。”我能感觉到,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这时又刮来了一阵风,天气更冷了。我赶紧说:“大爷,天这么冷,你赶紧去吧!”

“嗯,小尹,那我先走了,你回去吧。”说着,他对我挥挥手,在凛冽的寒风中驶向后端湾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